岳阳楼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嶷青。

空洞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杨基

这首诗写于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作者奉使胡广时,诗作抒写了岳阳楼上所见的洞庭湖景色及感受,构思新奇,遣词用句纤丽清新,显示出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

首联从大处起笔,写了洞庭湖的无边春色。巴陵春色浓如美酒,洞庭湖光春意盎然。这两句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无边的春色,可谓容光焕发,楚楚动人。一个“醉”字精确地渲染出洞庭春色之浓;一个“落”字则巧妙地传达出洞庭春色之广。作者用笔传神,整个画面充满灵动生机。

领联转而抒写洞庭湖的山水。洞庭湖水深远广阔,横无边际,可谓气吞三楚,远望周围起伏连绵的群山青翠一片,遥接九嶷。这两句生动形象地把洞庭湖的环境勾画出来。三楚,秦汉时分战国土地为东楚、西楚、南楚。九嶷,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传说为舜葬处。

颈联描述了由洞庭湖周围美丽的山水联想到古老的传说。空阔宽广的洞庭湖鱼龙潜跃,气象万千,再加上那曾经有过的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因而更增添了几分迷人色彩。传说中舜在南巡中死于九嶷山,舜亡后,娥皇、女英也先后没于湖水。

尾联借写景抒发作者的士人情怀。入夜时分不知什么人一声长笛划破寂静的夜空。此时的洞庭湖面,烟雨濛濛一片迷茫景象。这两句为全诗点睛之笔,作者在以妙笔抒写洞庭湖美景之后,抒发出一种迁客骚人式的士人情怀,这种情怀也是历代士人普遍持有的人生感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