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石壁精舍


携琴向何处?因访梵王宫。

潭影漾秋白,枫林鸣晚红。

涧空啼鸟寂,地僻野泉通。

欲辨来时路,苍茫翠蔼中。

林鸿

这是一首纪游诗。石壁精舍,相传建于公元四世纪,在今浙江上虞县境内。精舍,多为隐士或僧道居处或为讲学之地。

首联“携琴向何处?因访梵王宫”。紧扣诗题“登石壁精舍”。“梵王宫”本指佛教庙宇,此指石壁精舍。诗人携琴而往,可见诗人悠哉游哉。

颔联,写诗人登山途中见到的秋日景色:一潭秋水,在秋风吹拂下,漾起白色浪花;一片枫林,在夕阳映照下,火红犹如晚霞,鸟儿聚集在枫林中鸣叫,富有一派生机。“漾”与“鸣”都是动词用法,指秋水荡漾,鸟儿鸣叫。“白”对“红”给秋天山景涂上了艳丽的色彩。

颈联,继写山间景色:诗人登山越来越高,路越走越险。山间溪水流于山峰间,啼鸟的声音越来越少,显得一片空寂,此用“一鸟不鸣山更幽”之法,写山景空幽。“地僻野泉通”写脚下越走山野越荒僻,只有泉水淙淙流过。此以“野泉”流水之声,反衬“地僻”无人之境。

灌木集禽图卷 明 15~16世纪 林良 纸本墨书 北京市故宫博物院藏

这两联均写“登”石壁精舍所见的景物;有潭水、枫林、山涧、野泉、鸟鸣、晚霞。这些景物由近及远,由低到高,依次写来。动静交织,色彩交辉。山之低处色彩鲜明,气氛热烈;山之高处色彩清幽,环境静谧。

尾联:“欲辨来时路,苍茫翠蔼中”此是诗人登上精舍处回首远望,只见下面一片苍茫、蓊郁,似乎身在一派绿色的云霭之中。“蔼”,通“霭”,云气。

全诗以清丽之笔描绘了登石壁精舍途中的山景,景物写得层次分明,意境清幽,表现了诗人恬淡超脱的心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