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台江上,怅然伤解携。
番禺天万里,矫首南云低。
停舟对君日将暮,目送南云指归路。
乡梦多随蜃母楼,家林近入扶桑树。
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东去台江应到海,唯因流水寄相思。
高棅
这是诗人为友人饯别之诗。
开章二句,写饯别地点,在台江上。台江在今福州市南,闽江北岸,“解携”指分手、别离。“怅然”伤别是直抒别情。开头即扣题旨。
“番禺天万里”二句,“番禺”在今广东,诗人扣题“归番禺”,“天万里”,写景,实中有虚,暗示了相会难期。“矫首南云低”写诗人举首远望,看见南云低垂,苍苍茫茫,以景物渲染了惆怅之情。
“停舟对君日将暮”二句,写眼前,诗人送友人上船,友人将行又停舟互致别意,太阳已快下山了,友人只得出发指向归路,诗人目送友人将引,此时南云更是苍茫,平添了无限怅惘之情。
“乡梦多随蜃母楼”二句,是幻想之景,诗人为表现友人思归心切而设想之景:友人作梦都是家园如海市蜃楼,家中的树木如扶桑神树。如此写,表明友人去意已决,不可强留。
“沧浪浩荡杳难期”以沧浪浩荡之水,没有返回之日,来渲染重逢难再的离愁。
“东去台江应到海”二句,写船下流水是沟通台江、番禺两地的,只有流水能寄去相思之情。台江距闽江入海口仅数十里,离开台江东去则可入大海,故云。诗人将“流水寄相思”表达了友谊地久天长的情思。
此送别诗以景托情,有实有虚,充分表达伤别之情。诗体为古风,不仅五、七言结合,而且,平仄交换。富有一种变化错落之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