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促何刺促,东家迎鸾西家哭。
哭声休使东家闻,东家新妇嫁郎君。
满堂笑语看珠翠,夹道风传兰麝薰。
浮云上天花落树,君心一失无回悟。
明知遣妾何所归,饮泪行寻出门路。
青铜镜面无光采,苦心尚在容华改。
东家新妇倾城姿,似妾从前初嫁时。
王恭
这是一首弃妇诗。“去”离去,遗弃。
开章以叠词始,“刺促何刺促”形容东家娶亲忙碌不休之状。“东家迎鸾”句,讲东家迎娶新妇,西家媳妇被弃痛哭,通过对比给人以强烈感受。
“哭声”二句,是对弃妇的内心刻画,弃妇压抑着自己的哭声,免得将自己的极度痛苦暴露在欢乐人们的面前。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满堂笑语”二句,写东家的喜庆欢乐,亲友贺客们喜笑言开,争相欣赏新娘满身珠翠的嫁衣,赞美她的美丽,清风吹来一阵阵兰麝芳香,满室生辉。此极写东家的欢乐喜庆,为下面弃妇的悲痛做反衬。
“浮云上天花落树”二句,写弃妇被丈夫遗弃,犹如狂风将爱云吹散,将爱情之花摧残。丈夫的心失去了对自己的欢爱,而且永远不会回心转意。“浮云”句,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弃妇的遭遇。
“明知遣妾何所归”二句,写弃妇被遣、无处可归、饮泪出门的悲痛。在封建社会,女子出嫁后被夫家遗弃,回娘家也要遭到冷遇与白眼,处境十分艰难。“饮泪行寻”细致地描绘了弃妇被弃精神恍惚的悲痛之状。
“青铜镜面无光采”二句,写弃妇回娘家后,在久违的青铜镜前看见自己憔悴无光的容颜,内心痛苦异常。
最后二句言,东家的新娘是倾城美色,好似弃妇当初新嫁时那样。诗到此戛然而止,以今昔对比,揭示了弃妇命运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常见之情,从而抨击了封建礼教。
全诗以生动细致的形象、心理描写与对比描写,将新娘与弃妇对比,今日与昔日对比,欢乐与悲哭对比,加深了题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