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摇落秋冬际,苍茫鄞越间。

青山欹枕过,白鸟背人还。

问俗乡音异,消愁酒价悭。

虚名果何物,不使病夫闲。

方孝孺

方孝孺是明代散文家,浙江宁海人。洪武年间,他曾两次被荐召入京,时年分别是二十五岁和三十五岁。第一次入京,“太祖喜其举止端整”,但是嫌他太年轻,遣还。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应召赴京的路上所作。

开首二句点明了赴京的时间、路线和环境。鄞,地名。春秋时属越,即今浙江宁波市。越,古国名,建都会稽,即今浙江绍兴。方孝孺由家乡宁海出发,路经宁波、绍兴一带北上赴京都金陵(南京)。摇落,指草木凋谢,零落。宋玉《九辨》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合草木摇落而变衰。”自宋玉以后,随着时光流逝,文化渐进,文人心灵世界里便积淀出一种悲秋意识。这里,“摇落”二字既实写了秋冬之际的景色,又虚写了作者的心绪,他并不高兴,他对此次进京前途如何,仍然“僚慄”(凄凉的样子)不安。落叶飘零,四野苍茫,作者的情绪是低沉的。理解了这一基调,下面的诗句便易于解读。作者是乘船北上的,“青山”二句写人在舟中欹(倾斜)靠在枕上,瞭望旅途景致,只见两岸青山慢慢向后移动,空中的白鸟也渐渐离人远去。古代文人常借自然景物抒发情感,青山、飞鸟便是诗歌中常出现的物象。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诗云:“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此时的方孝孺是否想到了青山留人?是否想到了飞鸟相伴?我们无从确指,也无需确指,不过我们从这平实的景语中还是感到了淡淡的惆怅。“问俗”二句写出了作者路途中的感受。渐行渐远,路人的口音已与乡音不同;乡愁渐浓,借酒浇愁,没想到这里的酒价也比家乡贵。作者借口音不同、酒价不同,写出了对家乡的怀念,也透露出对此次赴京的担忧,而这种担忧在尾联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虚名到底是何物?不让我这病弱之躯得以闲适。换言之,他不知道这次奔波会有什么结果。并非作者多虑,事实上,这次他还是没有得到重用。

方孝孺以文章学术见称于世,也长于写诗。这首诗严谨醇正,朴素畅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