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雪霁图


前峰后峰雪模糊,东村西村春有无。快雪时晴入佳想,

况复见此关山图。关山迢递相联属,玉洁珠光眩人目。

扶桑飞上金毕逋,暗水流澌度空谷。野桥行过路三叉,

青旗插檐沽酒家。驱驴倦客得少憩,怅望远道还咨嗟。

诗翁好事常起早,天寒只恐梅花老。柴门时有故人来,

阶下白云须用扫。此图一日落尘寰,笔法依稀荆与关。

人生远游固云乐,何似在家长看山。我本识字耕夫耳,

占祥便作丰年喜。田园归隐会有时,麦饭饱餐茅屋底。

凌云翰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目中的关山,泛指边塞险要的山脉;霁,是雪后转晴。诗人面对一幅关山雪晴画卷,题诗寄情。

开首四句写眼前实景。春天似到未到之际,阵雪(快雪)飘忽,落满“前峰后峰”、“东村西村”,继而雪晴,眼前一片模糊朦胧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诗人已经陷入“佳想”之中,更何况面对着一幅关山雪晴图,自然更是浮想联翩。一句“况复见此关山图”将现实与画卷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接下去十二句描绘“关山雪晴图”。“关山”两句总写。迢递,形容山脉高远的样子。关山绵延相连,气势高远;阵雪初晴,阳光照射,漫山洁白,眩人眼目。“扶桑”二句写雪景中的生物。扶桑,植物,木槿的一种。毕逋,乌鸦的别名。流澌,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乌鸦飞上了扶桑木,山谷中传来了流水声,画面上一派生机。“野桥”四句引出了图中的“倦客”。空旷的山野里有一座小桥,走过小桥又遇到三叉路口。不远处是一个小酒店,檐下酒旗迎风招展。骑驴外出的倦客,正在酒家饮酒休息,旅途劳顿中的小憩,令人心悦,可是再翘望前程远道,又不由惆怅叹息。“诗翁”四句写另一个人物“诗翁”。诗翁常常早起,天气寒冷惟恐梅花凋零,急切前去探访。虽是幽居深山,柴门草舍,但时时有老朋友前来谈诗论墨,阶下门前需时时扫雪,以待故人。雪后扫雪,自是常情,可诗人不言扫雪,却说“阶下白云须用扫”,这真是神来之笔。白云缭绕的山间,云而雪,雪而云,真的是浑然一体了。至此,一个高情雅趣的诗人便跃然纸上。

“此图”四句评论画艺。“荆与关”,指五代时两个著名的山水画家,荆浩和关仝。《关山雪晴图》虽历经宋元数百年,但在尘世间一展姿容,仍能辨认出它是荆关一流的作品。“人生”两句一语双关,既说远游之乐还不如看此“关山”图之乐,以赞扬画艺之高超;又道出归隐之意,意欲像“诗翁”一样,伴山扫云自为乐。

结尾四句写自己的志趣。占祥,指卜了好卦。图中有雪,“占祥便作丰年喜”,“喜”的正是瑞雪兆丰年,这正是一个识字耕夫的心理状态。诗人认为应该归隐田园了,粗茶淡饭,茅舍柴门,足矣。至此,诗人点明了自己归隐的心愿,而画中图景也便成了诗人心中的桃花源。

此诗语言活泼流畅。整个结构乃至字里行间的虚实相融,使整个诗篇一派灵动,读之意味无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