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阯名藩百雉雄,高骈塔在古城东。
弓刀选士军容肃,铙角吟风奏节同。
蛮女艳妆争卯发,夷人村鼓共鸣铜。
可怜新息犹遗庙,铜树荒凉草棘中。
解缙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交阯之时。交阯,即交趾,是明朝的一个省,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治所在交州府(今越南河内)。
“交阯”二句写城墙和高骈塔。藩,即属国。雉,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高骈是唐朝人。《旧唐书·高骈传》云:“(懿宗咸通)五年(864),移骈为安南都护。至则匡合五管之兵,期年之内,招怀溪洞(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壮族及其聚居地区),诛其首恶,一战而蛮族遁去,收复交州郡邑。”史书记载了高骈安抚边民收复交州的功劳。诗开首二句写交阯是著名的藩邦,城墙高大雄伟,高骈塔就在古城之东。
“弓刀”二句赞扬边地的军队。战士身佩弓刀,军容整肃,铜铙(一种打击乐器)号角在风中齐鸣。“蛮女”两句写交阯民风。我国古代,蛮,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夷,指东方的少数民族;这里泛指交阯边民。交阯的妇女服装艳丽、发式奇特,村民时时击打铜鼓载歌载舞。结尾两句写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马援征交阯,拜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病死军中。后人在广西、交阯一带为他立庙。铜树,即铜柱。《后汉书·马援传》注引《广州记》云:“援到交阯,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结句是说,汉新息侯马援的庙宇犹存,让人怜惜,可是马援立的标明汉之疆界的铜柱却已埋没在荒凉的野草荆棘之中了。这结尾与前几句格调不同,笔下一片苍凉。
这首诗前六句昂扬欢快,后两句沉痛苍凉,前后情绪不一,显得矛盾。其实矛盾正是常态,正是一种真实。作为一个直书敢言的官员,作为一个被远谪交阯的诗人,他正会被边地的一切所激扬,又会为国家之安危而担忧。这也许正是许多封建有志之士的宿命。
章草急就章 明 14世纪 宋克 纸本墨书 北京市故宫博物院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