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
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李昌祺
李昌祺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29岁中进士,登上仕途后,在北京、广西、河南等地为官,一生宦游三十多年,六十多岁才告老还乡。诗人年老在外地为官时,曾有乡人来访,于是便有了这首《乡人至夜话》。
诗写到,乡人的容貌已经认不出了,可那满口的乡音土语却让人感到格外熟悉、格外亲切。凡是长期出门在外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感受。乡音让心灵有一种归宿感,让心与心自然靠近。诗人急于想知道家乡的一切,于是便有“挑尽寒灯到夜深”。一个“挑尽”,一个“夜深”,我们便可以看诗人像孩子一样的急切和兴奋。谈到深夜,诗人仍兴致勃勃,毫无倦意。我们也仿佛看到生活中的一幅画:寒灯下,一对促膝纵谈的故乡人。每一个有过这种经历的人,都会生动地再现这一幕。诗人从乡人口中听到了家乡的山水人物,会心之处,诗人想必会开怀一笑。但他也会听到亲朋故旧亡故的消息,这使诗人陷入痛苦复杂的回忆之中。两地相距,生死相隔,故旧不得相见,而自己也年事渐高,来日无多,想到这些难免不使人潸然泪下,于是便有了结句“故旧凭(请求的意思)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这首诗写得自然浑成,没有任何雕饰,仿佛还原为生活本身。不是诗而是生活,于是便成为最好的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