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雨农怨咨有雨,农夫苦,农夫出门荷犁锄,村妇看家事缝补。可怜小女年十余,赤脚蓬头衣蓝缕。提筐朝出暮始归,青菜挑来半沾土。茅檐风急火难吹,旋𦶟山柴带根煮。夜归夫妇聊充饥,食罢相看泪如雨。泪如雨,将奈何,有口难论辛苦多,嗟尔县官当抚摩。
于谦
这首《悯农》描写了农家贫困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关切和同情,结尾处,对于地方官员不知体恤百姓的行为给以了谴责。
诗以无雨开头。天不下雨,田苗枯黄,农夫忧愁万端。农夫是辛苦的,出门扛(荷)着犁锄到田里劳作。妻子在家操持家务缝缝补补。可怜的小女儿才十来岁,赤着脚,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提着筐早出晚归,到田野里挑野菜。挑来的野菜上还沾着泥土。茅草房檐下很大,点燃(燕,点燃)的火很难吹旺。吹着火,野菜带着根便煮在锅里。晚上农家夫妇回来后,就以野菜充饥,吃完野菜夫妇俩相对泪如雨下。可是流泪又能怎么样呢!农家非常辛苦,却又有口难说。诗人最后说“嗟尔县官当抚摩”。这是在告戒这些官员,你们是百姓的父母官,你们应该好好安抚你的百姓,不要再让他们饥寒交迫。
这首诗中有三个人物:农家夫妇和他们的小女儿。诗人在三个人物的处理上颇具匠心。对于那对夫妇的活动,诗人的笔墨相对概括。农夫是“荷犁锄”;村妇是“事缝补”,再就是二人吃饭和“泪如雨”。可是在那个最弱小的小姑娘身上,诗人却用了重笔,写得十分具体。诗人写了她的肖像,她的早出晚归挑野菜,她的烧火做饭,于是这个小女孩的形象丰满起来。这么小的孩子就承受了那么多苦难,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她是很难让人忘掉的。
这首诗没有任何修饰,它捕捉的是生活的原生态,是生活本身。这是一个“素面朝天”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