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丛祠泪满襟,英雄自古少知音。
江边敌国方尝胆,台上佳人正捧心。
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吴谁识恨尤深。
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
瞿佑
“伍胥”,即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楚国人,楚大夫伍奢之子。楚平王杀了伍奢和他的长子伍尚,伍子胥含恨逃往吴国,助吴王阖闾攻破楚都,掘平王墓,鞭尸三百。后又佐吴王夫差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子胥劝吴王拒和乘势灭掉越国。吴王不听,竟听信谗言赐属镂剑命伍子胥自杀。伍子胥是功臣受屈被害的悲剧典型,他先后辅佐两代吴王破楚伐越,并多次劝谏夫差提防越国复仇。但忠言逆耳,难遇知音,终被赐死。后人在杭州吴山修祠堂祭祀他。诗一开头就直奔题目,表现谒祠的悲慨,对忠不见信的英雄寄予深切的同情,自然引出责备统治者昏庸的意思。第二联对比强烈——敌国卧薪尝胆、宫廷沉湎酒色,荒淫者的麻木与昏庸更烘托出忠贞遭忌的悲愤。第三联延伸英雄的遗恨:楚平王杀父兄之仇虽已雪,眼看吴国必将被越国消灭,本可挽回的事无可挽回,苦痛尤深。最后虽然化作钱塘江潮年复一年地披白甲乘白马奔腾呼啸,哪里比得上范蠡功成身退、保全首领呢!末联无疑表现了全身保命的消极思想,这也许和明朝大量杀戮文士、作者本人遭遇诸多不幸有关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