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雾连空,冉冉月堕水。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
羁栖已愁绝,况乃中夜起。
李东阳
成化八年(1472),二十六岁的李东阳,时任翰林编修,曾请假由北京回祖籍湖南。这次南行的路线是沿运河乘船南下,途经邵伯湖。本诗是诗人这次旅途所作诗文集《南行稿》中的一篇。
全诗分两层。诗的前六句写湖空夜景,构成第一层。湖面到了晚上因水气蒸腾,形成雾气弥漫,一片苍茫,像是与天空相连一般。船行月移,凉月缓缓落入湖水之中。“苍茫雾连空,冉冉月堕水”写湖上夜空景象,从视觉写远景。“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写湖面上的风势浪声,从听觉写近景。夜行湖中,诗人对“湖风”有亲历而独到的感受,鬓因风飘,帆因风轻,浪因风起,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组成了一个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和意境。而这个画面和意境又突出了诗人对“夜”的感受,黑暗遮蔽了视线,听觉就显得特别灵敏,这正是“夜过”所独有的特色。最后四句为第二层,抒发诗人内心情感。“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由景入情,说由运河至高邮湖再至邵伯湖,江湖日益开阔,水势日益盛大,而漫长的旅程刚刚开始。本来,水势浩大,水面开阔,可以使人的心情更为舒畅,但“方未已”三字却表露了他对动荡不安的栖身水上的生活的厌倦。所以,诗的结句表现了诗人的感慨:“羁栖已愁绝,况乃中夜起。”远离家人寄寓他方的愁绪本来就已很浓烈,更何况是到了夜半时分?
全诗写景抒怀,紧扣“夜”字。以浩大的江湖来寄写自己的愁情,表现得浓淡得宜,恰到好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