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光欲沉风波恶,后船来傍前船泊。老妇煮糜糜太薄,
船头大孥先一勺;蓬底小孥怒啼索,须待即餐为汝嚼。
连日天寒鱼数缩,买酒无资人寂寞。还胜趋官走城府,
忍冻吞饥受鞭扑——呜呜竞唱渔家乐。
张弼
题名《渔舟》,写舟上的渔民生活,勉强可划分为三段。首段两句,主要不是交代渔舟暮归停泊,而是点出“风波恶”,渔民之辛劳与危险可想而知。中段六句,写渔民饥寒交迫。写饥,用了几个细节,真切有感染力。要做饭而缺米,只能煮粥而且是很稀的粥。大儿抢先舀一勺,小孥哭着闹着索粥吃,可推知前餐没有吃饱,早已饿得难耐,才出现上述场面。写寒,“连日天寒”,捕得的鱼,数量减少。渔民寒天在水上作业,要喝酒御寒。可捕不到鱼哪有钱买酒,形成恶性循环。末段突然转折,尽管饥寒笼罩渔舟,但还不至于抓到官府去“受鞭扑”,比起绑在土地上的农民“还胜”一筹,因而可以用“呜呜”的哀音唱出《渔家乐》。前面铺陈渔民的困厄,按常理,末段应是为渔民呼吁,改善他们的处境,这里却反而把渔家苦转换成渔家乐,表面看,渔民在饥寒困苦中暗自庆幸没有“受鞭扑”,是一种聊以自慰的心情;深思一下,其中有深刻的揭露与控诉、尖锐的讽刺与嘲弄:渔民够苦了,还有比渔民生活更苦更惨的人,可以想见民生的凋敝、社会的黑暗和停滞,读后更使人联想起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意味就深长了。对比衬托,正话反说,幽默中有讥刺,张弼讽谕诗的手段,值得注意。诗句通俗流畅,节奏明快,用入声韵更使语气短促,一声声,似冷雨敲窗,提醒人关注社会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