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河晓发


朝晖升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谢榛

榆河,在今北京市北境。自居庸关南流,经昌平县、顺义县,至通县,北入潮白河。居庸关,在北京昌平县西北军都山上,两山夹峙,地势险要。三边,汉代指幽、并、凉三州边境。后泛指边疆,诗用后义。弃繻者,《汉书·终军传》:“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日: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繻,符,书帛,分裂为二,以为符信。

这首五律,表达作者到居庸关边境时的一种壮怀,其时建州女真、俺答、鞑靼等常犯边境,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对边事的关切之情。首二句写晓发即景,突出边关,引起三、四两句,景中有所托兴。云出三边,隐示边外多事;风生万马,表达对军事行动的想像。风与马相融合着写,导源于杜甫《后出塞》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王世贞《艺苑卮言》也不得不承认这句诗为“佳境”。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评称:“读‘风生万马间’,纸上有声。若衍成二语,气味便薄。”五、六二句正面写边尘不靖,征戍不停。是实赋,与三、四句兴体相一致。最后以想念终军事作结。作者报国愿望,于此可见。这样,此诗便不是一般的旅途之作了。就诗论诗,他也不愧如陈子龙《明诗选》所云:“茂秦沈炼雄伟,法度森然,真节制之师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