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落日照中原,匹马凌风出蓟门。
赤羽频年荒稼穑,苍生何处问鸡豚。
七月雨雪王程急,百粤楼船帝使尊。
长孺不妨仍矫诏,宽租曾识汉庭恩。
宗臣
关心民生,哀矜民瘼,这在古代那些具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诗人那儿,可说是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宗臣这首诗较深切地体现了这一传统。
明朝嘉靖年间,内忧外患,连续不断,水旱灾害,频年相煎。一边是国运维艰,民不聊生,一边是统治者变本加厉的勒索摊派,搜刮民财。宗臣友人张佳胤(字肖甫)以户部官员身份,受皇帝委派前往闽粤一带督催租赋。作者写此诗送行,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奉劝。
诗的首联写出张佳胤奉使出行的情形。盛夏的中原,天高地阔。皇帝的使臣驾着快马,驰出京城。次联转而写当前的时局:经过连年的战乱灾荒,田里禾稼不收,百姓生计维艰。尽管如此,朝廷催逼租赋的期限却十分紧急,派去督租的使臣到了南方,改乘舟船,沿途将受到各地官员的隆重接待,多么威风,多显尊严。但是,作为友人,作者对张佳胤也是颇为了解的,知道他这次奉命催税,出于不得已。他也是一个有良心的官员。此行对他来说,可谓有两难之忧:不折不扣执行朝廷命令,将给百姓造成雪上加霜的苦痛;同情百姓,缓催租赋,又无法向皇帝交差。诗的结尾,作者向友人献上一策:不妨学学西汉的汲黯,矫诏宽租。汲黯曾以此举获得汉皇赏识,你倘依此行事,即可释困于下,又可应对于上,不失为两全之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