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不自意,茫然空复愁。
孤舟仍盗贼,多病已春秋。
明月半江水,故人何处楼?
风尘双泪眼,为我寄沧洲。
宗臣
长庚、纯一、舜隆,作者的友人,因系用他们的表字,姓名难以查考,但不妨碍阅读者对诗情诗意的领会。“既别忆之”,别后的忆念,实为怀人之作。由怀念友人而寄托对身世处境(时局)的忧虑,抒写别后的孤苦与感伤,真如江淹《别赋》所说,“有别必怨,有怨必盈”,语极浅近而情极凄怆,读来确能使人“黯然销魂”。首联写别时还意识不到别离的难过,到人去景空,顿感茫然自失,愁云才袭上心头。这是常情常理,又是至理实情。“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古人写出了无数名句。本诗首两句,也普遍概括地表现了“别理”。《别赋》说:“别方不定,别理千名”,各人产生别愁的情况不同,而宗臣自己则由“孤舟仍盗贼”(处境孤危),“多病已春秋”(忧世又忧身)生愁。次联从主体一方补充了愁的原因与内容,三联则从思念客体(对方)着笔,在这寒江月明之夜,故人在“何处楼”里歇身?他们也在思念“我”吗?尾联以“泪眼”模糊的情状凸出自己怀思之殷(或设想对方在流泪),给人意犹未尽的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