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春云雉堞齐,秦州芳草自萋萋。
黄看雨后河流急,青入窗中华岳低。
客久独凭三尺剑,时清何用一丸泥。
登高远眺乡心起,关树重遮万里西。
张佳胤
佳胤虽“高才贵仕,兼而得之”,但发迹前,郁愤不平之气,蓄于胸中,时遇机缘,便触发出来,这首《登函关城楼》便是如此。
函关即函谷关。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之际,这里曾发生了多少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风云故事。作者登楼远望,思古抚今,不禁感慨丛生。诗的一、二联为眼中即景:在这座高耸的城楼上,春天多雨的季节里那低垂的云团几乎贴着城上的矮墙飞过。肥沃的秦川之地,望不尽的春草茂盛地生长着。雨后的黄河水浑浊而又湍急地向东流去,隔窗看见青葱的西岳华山,似也觉得比往常低了。第三联由景而生情。自己空怀一腔抱负,仗剑远游多日,依然一事无成,想来是太平时局,用不着我这种能凭三尺剑定天下的人才了。第四联,情肠一转:登高远眺,想起功名无望,思乡之情油然而起。可是,引颈回望家乡的方向,只有重关层树遮断一双望眼。全诗抒发的是一种无路请缨或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