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嘉靖丙寅,余寓杭之玄妙观,梦一道士,长身美髯,是已被酒,牵余衣日:为我作醉仙词。因信口十章,觉而记其四

嘉靖丙寅,余寓杭之玄妙观,梦一道士,长身美髯,是已被酒,牵余衣日:为我作醉仙词。因信口十章,觉而记其四


一片红云贴水飞,醉横铁笛驾云归。

龙宫献出珊瑚树,系向先生破衲衣。

有客焚香拜我前,问师何道致神仙?

神仙可学无它术,店里提壶陌上眠。

一日村中醉百壶,黄金点化酒前麄。

儿童拍手拦街笑,觅我腰间五岳图。

怪墨涂墙舞乱鸦,醉中一任字横斜。

新诗未寄西王母,先落宜城卖酒家。

吴承恩

这首诗题中所指的嘉靖丙寅指的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这一年吴承恩约六十三岁,去杭州和长兴,盖于本年任长兴县丞。玄妙观在今杭州吴山(城隍山)脚下的石乌龟巷(通称十五奎巷),是唐代就建立了的有名道观,明正德时又加重建,规模颇称宏敞。因此,此诗当是诗人去长兴前在杭州候见暂寓玄妙观时作。面对着玄妙观道士修身养性、悠然自得,不禁勾起诗人往日厌薄官场的心情,无限感慨,乃假托醉酒梦游,应梦中道士之请作《醉仙词》,借以抒发困守道院时的胸臆而已。

第一首“一片红云贴水飞,醉横铁笛驾云归。龙宫献出珊瑚树,系向先生破衲衣”。写这位仙人醉酒滕云,贴水面飞翔,无所依傍。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但人们都不认识他,故作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无人能识,只好归去,“归”点明了诗人追求适性自由的精神。而龙宫献给他的宝贝“珊瑚树”却被这位仙人随意系在“破衲衣”上,表现这位仙人的超凡脱俗、不为物累。同时这也正是诗人所向往的一种身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境界,既不为物累,也不为心累。

第二首主要写这位仙人对“何道致神仙”的回答。诗人皆羡慕神仙,但修仙的途径却并不是服药炼丹、隐居山林等,而是“店里提壶陌上眠”,醉酒是修仙的惟一途径,“陌上眠”则是醉酒后适性而为的精神境界。这种所谓醉仙,和“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李白颇有相通之处。酒,使李白实现了自我,更使他超越了自我,表现出狂放不羁、追求个性的精神,成为世代文人不阿权贵、爽直坦荡之楷模。此处可以见出诗人对自己当时走岁贡路子的矛盾、傍徨心理以及对摆脱名缰利锁,过上无思无虑的自由生活的一种渴求。不久,吴承恩因“耻折腰”拂袖而归(天启《淮安府志》)。

接下来三、四两首承接前两首,进一步就如何“醉酒”致神仙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醉仙”的形象栩栩如生,如在眼前。第三首写这位仙人在村中痛饮百壶美酒,不惜散尽千金。而腰间“五岳图”又隐约透露出他在醉酒之余,登临五岳、访仙求道的行为。醉酒之人常被人称为“痴”、“癫”,故而“儿童拍手拦街笑”而旁若无人,也写出了仙人醉酒时的自由散诞的精神面貌。

第四首写酒后挥毫,怪墨涂墙,不拘礼法,率性而为、放肆而无所忌惮,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章法方圆,“一任字横斜”。此处给读者留下一个疑问,何以“醉后”方能如此?及至醉后两句“新诗未寄西王母,先落宜城卖酒家”。则解答了这个疑问。“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领袖。“宜城”即今天湖北宜城,汉代以产酒著名。仙人作新诗不献王母,则足以说明作者所沉迷的并非是美酒本身,也非纯粹“求道致神仙”,他所强调的实际上是不受外在约束、率性而为的精神,表达了他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