龛山凯歌(选一)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徐渭

龛(kān)山,在浙江萧山东北五十里,与海宁县的赭山相对峙,当时设有龛山寨,驻军防守倭寇。徐渭曾做过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客,参加剿倭战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明军与倭寇在龛山附近开战,经一夜鏖斗获大捷。本组诗为歌颂此次奏凯而作,这里选的一首,反映战况的激烈,歌颂破敌将士的英勇,表现了作者爱国主战的思想感情倾向。诗只四句,把血战场面渲染得惊心动魄,说明作者是有战争经历和军事生活体验的。前两句写先一天傍晚对敌“合围”,“短剑随枪”说明包围圈愈缩愈小,直至用短剑对打,无异是展开肉搏了。在“寒风”中肉搏,血肉横飞,血被吹起粘到人的身上,“着人飞”三字,惊怖而又传神,战况惨烈与战士的勇斗可想。后两句写次日清早在大道上迎接队伍凯旋,只见战士甲衣上凝结着红冰,铁甲本来给人冷的感觉,而“红冰”却增添“铁衣”的“冷”度,读来真是生彻骨之寒。末句与第二句的“血着人飞”、“寒风”相呼应,更补足了胜利来之不易、是血肉拼搏出来的内容,从而颂扬了战士的奋斗与牺牲的精神,增加了诗的厚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