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双悬照九天,金塘山迥亦燕然。
横戈息力潮头梦,锐气明朝破虏间。
俞大猷
作者是明代抗倭名将,这首诗是他在抗倭前线夜间巡视时看到士兵在船舰上睡觉而作的。首句“日月双悬照九天”,将明朝军队战旗喻为日夜光照大地的日月,不仅气贯长虹,而且“日”、“月”合起来为“明”字,用字巧妙精当,让人感受到抗倭前线浓郁的爱国气氛。“金塘山迥亦燕然”,承接上句的豪迈气概和保家卫国的氛围,以历史上为人们所传颂的东汉窦宪与耿秉痛击匈奴的英雄事迹作比,赞颂当时明军抗倭的金塘山战斗。一、二句作者描绘了刀枪林立、旌旗蔽天的抗倭战场,也展现了作者抗倭必胜、忠勇建功的豪迈气概。“横戈息力潮头梦,锐气明朝破虏间。”作者将笔从战场转到具体的战士。第三句从虚到实,从远到近描写战士,这些抗倭士卒横戈而卧,头枕海浪而睡,他们的“潮头梦”肯定是“金戈铁马,气吞如虎”。从横戈而卧的士卒的描写中,也可以看出抗倭将领深夜巡视,怜恤士卒,关心土卒的动人形象,表现了作者以兵为本的军事思想。结句是作者的预言和联想,他深信经过一夜休整,养精蓄锐,明朝一定能在大破敌寇的激战中显出抗倭军队的英勇精锐。
这是一首仅有28字的小诗,但全诗洋溢着高亢昂扬、气壮山河的气氛,充满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绪,透露出必胜倭寇,不容置疑的信心。确如清梁章钜所评:“公(俞大猷)以韬钤宿将,似不必与诗人争短长,然读其诗乃有拔山挽河之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