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漫赴公车名,不满东方一笑中。
文征明
文征明才华横溢,工诗善画,誉满吴中。但举场中连连失利,屡试不第。明嘉靖二年(1523),受尚书李充嗣推荐,进京,授翰林院待诏。官为从九品,是官员品阶中的最低级别。可当时,文征明已经五十四岁,头发斑白了!官位的卑微,处境的尴尬,使他大失所望。这首《感怀》诗,便是他待诏翰林时所作。
“五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意谓五十年来,隐居不仕,与麋鹿为伴,无拘无束,为何老来做官,像进樊笼一样,毫无自由!“樊笼”,借指官场。陶渊明辞官归隐就说,“久在樊笼里,复归得自然。”大有后悔之意,觉昨是而今非了!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二句用典。借喻自己早年的理想及现实的境况。前句是春秋时范蠡,助越灭吴,功成身退,泛游五湖,终老一生。(事见《史记》及《吴越春秋》)。后句用晋人张翰的故事。据《世说新语·识鉴》篇载,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吴中的美味“菰菜羹”、“鲈鱼脍”,说,人生过得要舒心、适意,“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便驾车回家了。二句表明自己早年有范蠡那样的志向,功成身退,泛游五湖,可现年五十四岁,鬓如衰蓬,官位卑微,大志早成春梦,更该弃官归家了。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远志”,长在山中与平地,都是小草,可在山中,人们专门采集可入药用;而在平地,人们不识,只当平常的小草了。“神鱼失水困沙虫”与俗语:“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遭犬欺”同义。二句谓入官场后,被世俗包围,受群小奚落,远不如在出仕前,广受人们敬重。
“白头漫赴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及被征召,均用“公车”接待。据《史记·滑稽列传》载,汉东方朔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待诏金马门”。后来汉武帝并没有重用他,只把他当作俳优看待,东方朔不时调笑,借以排遣心中的郁闷。更何况,东方朔待诏金马门,只有二十二岁,自己如今已是五十几岁,做个受气小官,更惹人笑话!
全诗八句,牢骚满腹,显出诗人的愤慨与无可奈何的心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