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
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
谢肇淛
徐兴公,名𤊹,字惟起,为闽中诗坛盟主。肇淛与他,既是同乡,又是诗友。兴公还家,岂能不题诗相送。然而这首送别诗,却作得新奇:它不抒离愁,而刻意写乡思。这固然是由于乡亲还家,牵动了他忆念家园的情丝,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本诗尾联所说的“久负”、“鸥约”——对宦游的厌倦。因此形成了本诗辞婉、情深、味永的特色。四联诗,都紧扣“还家”二字吐露心曲。首联以“马不胜鞭”表现友人“还家”心切,内中也寄寓了自己对“还家”的企盼。颔联明是计算友人“还家”的日程,慰勉友人;暗是艳羡“还家”才有的先享受春光之暖、春景之美的愉悦,蕴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清人梁章钜赞曰:“‘春到闽山在客先’七字尤为时人传诵”。(《东南峤外诗话》卷八)可谓得其神髓。颈联转用曲笔,以自身“独在异乡为异客”之寡欢来反衬友人“还家”之快乐。更深一层地表露自己对“还家”的渴望。“斜日雁边看故国”抒写还乡不能而靠望乡自慰的痛苦,已使人倍觉哀婉;“孤帆雪里过残年”的孤凄惨象,更逼人一洒同情之泪。尾联慨叹宦游滞归,以梦随友人“还家”游览美妙的家山作结,又将乡思、乡恋转深了一层。
作为闽中诗派的重要作家,谢肇淛写诗重视遣词用字的色彩。本诗对异乡和家国的描写,反差就极为强烈。写“异乡”景象,则用西风、落叶、冰雪、冻烟;写家国风光,则是碧海青天,明媚春光。从景色描绘之中,也透露了他的思乡之情,家国之恋。移情入景,景语含情,更添诗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