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抵都门


九年牛马走,强半在江乡。

狂态归仍作,学谦久渐忘。

对人错尔汝,迎客倒衣裳。

只合寻鸥伴,谁令在鹭行。

袁宗道

宗道在仕途上虽然顺利,但个性恬淡疏放,不愿受官场繁文缛节的拘束,更厌恶勾心斗角、蝇营狗苟的污浊生活,所以居官期间,在故乡住了很长时间,重返朝廷将抵京城时,对比一下纯朴的故乡与纷扰混浊的官场,心情非常矛盾,因写下这首诗。首联叙说自己为官九年,大部分时间滞留在长江边的家乡。这种避居说明他的个性与处世趋向:不做庙堂受祭的摆设,宁愿曳尾于泥涂。中间两联排列细节,描绘他不拘小节、懒于交接(官员)、任诞疏狂的个性,选择得当,对仗工稳,表现真切,学过彬彬有礼、谦恭待人的一套,时“久渐忘”,这要有生活体验,才能写出。“对人错尔汝”,直呼名字,“迎客倒衣裳”,不讲虚仪,不计身份,没有架子,靠这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有力地支撑起主人公性格。一个率性而动,不肯受礼法名教、繁文缛节的人偏偏走进了用虚伪矫揉的客套和官样文章压抑真实人性人情的官场,怎能不产生内心矛盾。诗的末联集中表现这一点,但用的是比兴寄托,而非直陈其事。自己只应该找自由闲散的沙鸥作伴,谁叫进入这排列有序的白鹭行呢!这绝不限于表明自己的生活价值取向,其深层意义是呼唤人性的解脱或复归,是对一个社会大染缸——官场虚伪冷酷的揭露,是对封建名教扭曲人性的抗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