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边取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袁宏道
这是一首就时事抒发感想的诗作。首联写湘山晴色美妙无比,而诗人却无心观赏,整天独自一人在江边喝得醉醺醺的回来。此联写景寓感,不直接写事,用“尽日江头独醉归”为所感之事作铺垫。万历十九年,洮河告警,朝廷委派尚宝少卿周弘禴赴宁夏巡阅边务,回京后,周弘禴向朝廷推荐宁夏指挥哱承恩和守备士文秀,两人因此分别被朝廷起用。万历二十年,哮承恩等人因故起兵作乱。周弘禴因曾举荐过哱承恩而受牵连降职,诗人所感之事即指此。颔联是说哱承恩兵变,驻守的将士来不及发布征讨文书就已经做了刀下鬼,而此时皇帝还醉梦未醒,没有上朝听政。此联已经隐约指出兵变的责任在朝廷在皇帝,而与叛军首领的过去的举荐人无关。在颈联中,诗人就周弘禴遭贬之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古以来还不曾有过为边务出谋划策,结果反遭贬谪之事。哮承恩等人因故叛乱,责任完全在朝廷及其他官吏,与周弘禴的推荐没有丝毫干系,但皇帝为了推卸责任,周弘禴就做了替罪羊。尽管如此,“朝论于今有是非”,人心是杆秤,舆论自有公断。“自古无”与“于今有”将作者对周弘禴的同情,对朝廷不公的愤懑表露无遗。诗的尾联又以景语作结,鸥鸟避人而飞,是因为世事反复,人心不测,连鸟也不敢与人亲近了。尾联的“避人飞”与首联的“独醉归”人鸟呼应,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想、慨叹也就寄寓其中,贯穿全诗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