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疏疏门巷,寒风淅淅蒹葭。
人在小楼隐几,夕阳忽度昏鸦。
高攀龙
读高攀龙这首诗,极易令人联想到元代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两首作品都是写的秋天的景色,所采用的意象相似,形式上也十分接近,都是六字句。只是马致远的小令按格律需要,多出了四个字而已。但一置于对比中,二者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一个是“断肠人在天涯”,一个是“人在小楼隐几”,《秋思》造意惊警深邃,文笔凝重洗练,读之令人怦然心动。而《水居漫兴》感情的深度和撼人心魄的力度就差多了。给人的感觉是萧散出世,闲静简远。意味虽悠远,终不及《秋思》更能触动人的潜在心思。
诗的标题显示了作者的居所处于水之湄。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盖为宅旁之竹可以养人逸气。而宅旁之水亦可致人清远之思。作者非刻意追求,随兴之所至,即得此诗。
秋风萧瑟的季节,枝头的最后几片黄叶翩然而降,从街巷间匆匆卷过。水边的茂密的芦苇被风吹拂,发出淅淅的响声。作者坐在小楼上,凭靠茶几,随意而无目的地放眼四顾,只见周围一片空旷,夕阳已经衔山,一派“落日镕金,暮云合璧”景象。几只归鸦背驮斜阳,匆匆归巢,成为这宁静悠远的大自然画图中的动态景物。第三句的“隐”字为诗眼。一、二、四句的景物都是对“隐”的烘托,只此一字,给这一组普通画面注入空灵悠远的意味,也暗写出诗中人物(即作者自己)的隐士风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