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凉台


台与夕阳平,同来趁晚晴。

隔江山欲动,半壑树无声。

艇子遥归浦,庵僧近掩荆。

烟岚处处合,残兴尚能清。

谭元春

清凉台,南京城西有清凉山,蜿蜒于汉中门至定淮门一带,南唐时,在山中兴建避暑宫,后改清凉寺,辟为清凉道场,为南京胜景之一。台,指佛寺中之台。庵,指清凉寺,在清凉山上。五代十国杨吴时为兴教寺,南唐为清凉道场。北宋太平兴国时,移幕府山清凉广惠寺于此,南宋淳祐时在山上建翠微亭。

这诗是五律写景佳构,以清警胜,唐贾岛、宋九僧四灵为之,亦不能过。一起点明晚游,“台与夕阳平”,破空而来,脱胎于吴文英《八声甘州》词的结句:“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三、四两句,前写动,后写静,前为远景,后为近景,动静交相凑泊。五、六两句,也是前写远,后写近。末二句从晚晴进一步写到渐近黄昏,山中烟雾四合,应该是归意阑珊了,却用力一振,说清兴依然不减,使读者有蔗味回甘之感。这种作品,并不如论客贬斥钟谭诗所说的涩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