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仲韶往苕上,别时风雨凄人,天将暝矣,自归,寄绝句五首,依韵次答,当时临歧之泪耳(五首选二) 二

仲韶往苕上,别时风雨凄人,天将暝矣,自归,寄绝句五首,依韵次答,当时临歧之泪耳(五首选二) 二


莲壶催漏自销魂,画枕银屏夜色昏。

萧索半春愁里过。一天风雨尽啼痕。

沈宜修

本诗是组诗中第四首。重点刻画诗人在漫漫长夜对丈夫的相思之苦。文笔细腻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感人,是沈宜修闺怨诗的代表作之一。

起首两句“莲壶催漏自销魂,画枕银屏夜色昏。”以景物之静衬出内心之波动。古人以铜壶滴漏计时。因壶刻莲花而称莲壶。由于丈夫远别,女诗人空房独守,自然是孤枕难眠,难于入睡,于是,夜彻人定中她静静地聆听那令人销魂的莲壶滴漏声,默默地凝视昏暗夜色中冰冷的画枕和银屏。古代滴漏计时的节奏本是极缓慢的,以“莲壶催漏”作为全诗开头,意在凸现时间之缓。时间之长。一个“催”字。显然不是描绘客观情态,而是移入了主观感受的取向,它表现了诗人期盼莲漏滴沙节奏加快的一种微妙复杂的心理,也即长夜难眠、亟待晨晓早至的相思之苦。昏暗夜色中的画枕、银屏。这在诗人而言,是平常不曾注意的寻常之物。然而值此夜阑人静之际,却成为了添愁惹恨,触发相思的契机。那么,是什么情感主宰了作者?是彻夜难眠的孤独,还是离别多年的相思?……这些诗人都没有直接道来,言有尽而意无穷,只能由读者自己展开想像的翅膀,去填充、去咀嚼了。这两句重在描绘深夜所见、所闻,以衬托主人公的内在情感,与李清照《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千古名段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首两句重在客观情景描绘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重在主观情感的抒发。“索”即冷落、萧条之意。春天,本应是桃红柳绿,万物复苏之际。是暖色调的,而这美好的春光在诗人眼中却是“萧条”的,这正是“以乐景写哀,愈倍增其哀”。“愁里过”是补充说明原因。银壶夜漏,幽梦难成,朝去暮来,韶华渐逝。“半春”二字,不仅点明时光流逝,更暗含青春易老的感叹。末句“一天风雨”则是契合诗题中的“风雨凄人。风雨交加,独自心伤”。郁结日久的女诗人情难自禁地陡然提高了嗓音,诗的节奏也骤然从缓滞翻作峻急。在诗人眼中,满天的风雨正是那点点滴滴的相思泪。天地与之同悲,风雨为之洒泪,用语似浅,含意却深。手法之夸张,形象之鲜明,实属罕见。

据孙静庵《明遗民录》载:叶仲韶在明亡之后,“见残帐中一小词,回想太平时序,儿女柔情,不觉销凝久之。”聊相参照,不难想见,此诗若日后被其夫阅读,也定会“销凝久之”而惆怅不已了。

综观全诗,作者以轻婉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以诗人自己为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沉没于相思之苦中的青年女性形象,真实而生动地展示出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