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路亦何白,凉月灿东岭。
客心感佳夕,游咏孰能屏。
危步历禽上,清言满松听。
泉幽滴春脉,林贞抱秋影。
澄鲜入何际,空明转遗境。
微风拂露花,石上苔弥净。
身心化寒碧,沉冥不知省。
赖闻霜下钟,山萝动微警。
阮大铖
摄山东峰,在南京东北栖霞镇,距城约四十余里,亦名栖霞山,最早名伞山,六朝时改名摄山。山分中峰、东峰、西峰三支。沈冥,隐晦,泯灭无迹。扬雄《法言·问明》:“蜀庄沉冥。”摄山有栖霞寺,故得闻钟声。寺在中峰西麓,夜静山谷间钟声回荡,东峰石上乃得闻之。
这诗写空山夜静之境。前四句从“路”与“月”引入。五至十句,写登山。“危步”即高步,“历禽上”谓高出飞禽之上。此行与同游者偕,故云“清言”。“松听”犹言松声,人的“清言”,与松声相汇,故有“满松听”的感觉。“泉幽”二句,上句王、孟犹能写出,下句则非孟郊不办了,成为特绝名句。“澄鲜”二句,渲染得一片空明,而且并空明之境亦不复存在,诗心与禅机,是一是二。“微风”四句,就石上坐月写。“身心”十字,又入化境,物我两忘,一切泯灭,身心可化寒碧,又是王、孟所不能道语,必须是爱好自然,崇拜自然至极度者始能为之,且不能常为之,必幽探有得,神悟偶会时,才能为之。结句仿佛定中一磬,静中有动。通篇烹炼而不失自然,超脱物象,别具神理。
五绝诗 明 16~17世纪 张瑞图 纸本墨书 北京市故宫博物院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