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复楚情何极,七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顺治三年(1646),作者在抗清义军中任参谋,时南明首都南京已经陷落,义军濒临散亡,眼见山河破碎,覆局难收,满腔愤疾郁结难吐,就眼前情势,写下了《即事》组诗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全诗是作者写自己一片抗清复明的决心。复楚,恢复楚国,借指复明;亡秦,灭亡秦国,借指灭清。缟素,戴孝所穿的白衣。作者的父亲于一年前抗清殉国,因此,他为国为家双重戴孝。他以“酬家国”、“决死生”表达自己为家报国的献身的英雄志气。诗的四联八句,一气呵成,将悲壮的感情融于“雄风”、“清角”、“落日”、“大旗”、笳声、月色之中,情景交融,感染力极强,成为历来盛传的名篇。
二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尽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
这是组诗的第二首。作者就军营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以及与清室势不两立的决心。
诗的前四句写大形势,抒发感慨。腊,古代岁终时的一种祭祀。存汉腊,典出《后汉书·陈宠传》,陈咸在王莽篡位更国号时,谢病不出,祭祀仍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陈说:“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作者用此典表示,虽强敌压境,形势艰难,但自己忠于明王朝的坚贞之心,绝不改变!一股正气,腾然纸上!
后四句写军营所见所闻,寄情于景。全用冷色调,将自己的悲壮移入景中。“落月”、“旗影”、“清霜”、“冷剑”、“悲笳”等,每一事、每一景、每一声,都是那么令人难以忍受,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夏完淳与父亲同为著名抗清英雄、诗词家陈子龙的学生,生丁末造,使他过早地成熟,诗写得慷慨愤疾,体现了时代的强音。
夏完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