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张煌言
武林,浙江杭州别名。清康熙三年甲辰(1664)七月,张煌言在隐居处(南田悬岙岛)被清军捕获。八月由故乡宁波押往杭州。由于张煌言是遗民坚持抗清斗争的最后一面旗帜,起解时千余人为他送行。过钱塘江时,有一僧人投诗于船:“此行莫作黄冠想,静听文山正气歌。”意思是希望他不要当道士逃避斗争,应像文天祥那样高吟《正气歌》殉国。夜间又有守卒在船头唱苏武歌,张煌言披衣而起,谓:“汝亦有心人哉!虽然,吾志已定,尔无虑也。”于是“拍打船舷,吟啸和之”。(全祖望《张煌言神道碑铭》)本诗在这种背景下酝酿写成。又题为《甲辰八月过故里》。首联以问句起,是对生死、即人生道路抉择的思考,同时果断地作了回答:“西子湖头有我师”。次联补注和点明谁是我师,这就是民族英雄岳飞和于谦。三联讲向二位英雄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被俘为囚,“赤手”难以建立他们那样的功勋,只能凭借一寸丹心,追随二公,英勇不屈地走向死亡,这样或可在他们墓前借取一枝以栖息自己的灵魂。死国之心已决,尾联便展示死后将魂萦故乡,化作钱塘江的怒潮翻滚。临死前感情如此慷慨、深沉,头脑如此冷静,体现刚勇沉毅的人格。张煌言押到杭州后,拒绝一切威胁利诱,慷慨就义。鄞杭人士遵从他的遗愿,营葬于杭州南屏山荔子峰下。在岳飞、于谦墓之外,青山绿水中又添了一座埋着忠骨的高冢。他的诗句“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变成了现实。要指出的是“惭”乃自谦之词,他与岳武穆、于忠肃鼎立而无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