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舟中听雨


不尽萧萧意,还从入夜生。

草枯沙碛气,木落洞庭声。

欹枕闻疏密,敲篷辨浊清。

浑疑刁斗静,铁骑暗纵横。

张煌言

时间是秋夜,场景是舟中,事件是听雨。夜卧舟中,本难平静入眠,又逢风雨打篷,自然联想起自己日夜揪心的头等大事:抗清斗争。抗清斗争进入低潮,像秋夜一样冷落萧条。题目已将时、地、事交代了,诗的起联非常突兀。心灵中萧条冷落的感觉,由进入秋夜,不断地产生(反映)出来。中间两联着力写听雨的情况:雨打在秋叶上,好像领略到沙漠中枯草衰败的荒凉场景;木叶飘落,仿佛感受到了屈原笔下的洞庭秋声——“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斜靠着枕头闻听得雨声疏一阵,密一阵;雨点敲打船篷,声音似有清有浊,引得舱里的人细细分辨。尾联升华,舟中听雨使诗人想起了抗清战斗中那种机警矫捷的军事行动。报更的刁斗敲过,一切突然显得安静,雨声像马蹄嘚嘚,铁骑在暗夜纵横驰骤,紧张行动,是闻鸡起舞、抓紧练兵,还是马上行军出击,发动一场奇袭,发人遐想,余味不尽。这从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得到启发,而舟中卧听,“欹枕闻疏密,敲篷辨浊清”,写来很有生活实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