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


天地兵戈满,江湖逋窜频。

布衣难许国,泪眼不逢春。

玉阙悲龙驭,雄关丧虎臣。

唐家灵武业,望断素衣人。

沈钦圻

古人作诗,或托物言情,或借事抒怀。题为《书事》,实是写怀。

诗的首句“天地兵戈满”,区区五字,写出大敌入侵,烽火不绝,时逢战乱,国无宁日的板荡局势,尤其一“满”字,既将时局危艰的客观情形充分展示出来,又使人体会到作者焦虑不安的主观心情。二、三、四句则写出战乱之时作者自己的生活情景和心理感受:为躲避兵燹,经年四处逃窜,身为一介布衣,空有报国衷肠,却无此机缘。看不见天下太平的希望,只能以泪洗面。五、六句以精警的对句和似扬实抑的方式,揭示了国防不振、御敌无策的惨痛现实:面对强敌入境,国土被侵,告急文书如雪片飞来的纷乱局势,皇帝惊恐交集,驾崩而去。而凭险守关的将领平时看去威猛如虎,但一经交战,却不敌强虏,战败身死。

第七、八句,意义与第三句同,但在情感上却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作者将此番战乱,与唐朝安史之乱相比。一方面希望继位的皇帝能任用有雄才大略的人才,力挽狂澜,扫平敌寇;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虽正是这种人才,但无官无爵,朝中亦无“肉食者”引荐,不可能受到皇帝重视,担当济时大任。爱国之忱,忧愤之情,见于字里行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