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轮持大地,击扬为风谣。
吹万肇邃古,赓歌畅唐姚。
朱弦泛汉魏,丽藻沿六朝。
有唐盛词赋,贞符汇元包。
百灵听驱使,万象穷锼雕。
千灯咸一光,异曲皆同调。
彼哉者,穿穴纷科条。
初盛别中晚,画地成狴牢。
妙悟掠影响,指注窥厘毫。
瓮天醯鸡覆,井月痴猿号。
化为劣诗魔,飞精入府焦。
穷老蔽蔀屋,不得瞻泬寥。
正始日以远,词苑杂莠苗。
献吉才雄骜,学杜铺醨糟。
仲默俊逸人,放言訾谢陶。
考辞竞嘈囋,怀响归浮漂。
江河久壅决,愿潏亦腾嚣。
公弦取偏张,苦调搜啁噍。
鸟空而鼠即,厥咎为诗妖。
丧乱亦云,诗病不可瘳。
譬彼膏肓疾,传染非一朝。
北征南山诗,泰华争宕峣。
流传到于今,不得免傲嘲。
况乃唐后人,嗤点谁能跳。
穷子抵尺壁,冻人裂复陶。
熠耀点须弥,可为渠略标。
昌黎笑群儿,李陵诃汝曹。
嗟我老无力,掩耳任叫呶。
王君起东海,七叶光汉貂。
骐骥奋蹴踏,万马喑不骄。
识字函雅故,审乐辨箫韶。
落纸为歌诗,降云卷青霄。
自顾骨骼马,创残卧东郊。
敢云老识路,昏忘惭招邀!
河源出星海,东流日滔滔。
谁跖巨灵掌,一手堙崩涛?
古学尚根干,流俗沸螗蜩。
伪体不别裁,何以亲风骚?
珠林既深深,玉河变迢迢。
方当剪榛楛,未可荣兰苕。
瓦釜正雷鸣,君其信所操。
勿以独角麟,媲彼万牛毛。
伊余久归佛,繙经守增寮。
枨触为此诗,狂言放调刁。
无乃禅病发?放笔自抑搔。
起挑长明灯,忏余坐寒宵。
钱谦益
这首古诗作于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是作者的论诗酬赠之作。王贻上,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字贻上,山东新城人。在诗中作者指出了宋朝严羽,明朝诗坛前、后七子和竟陵派诗风的弊病,回顾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奖誉了王士禛的诗作,并对王士禛寄托了殷切期望。显示出这位诗论家的诗歌主张。
诗的头二句叙说诗歌产生的缘起,认为风轮执持大地,世界万物时时都在变化运动,由此而激发产生了各种寄托诗人情怀的诗歌。以下分五个层次介绍他对诗歌创作见解。
由“吹万肇邃古”到“异曲皆同调”为第一层,叙写诗歌发展的历史。风吹万物发出不同音响,人们的歌唱产生了皋陶与虞舜歌唱的《赓歌》;汉魏时代形成了古朴的诗风;到六朝则沿袭崇尚辞藻的习气;唐代诗歌空前繁盛,显示了唐王朝的雄伟气象;万物在诗人精心雕琢下得到精细入微的表现;其诗歌流派虽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唐诗的特色。唐姚,唐尧、虞舜。姚为舜之姓。
第二层由“彼哉者”到“传染非一朝”,是对南宋、明代诗人诗歌论述的批评。
浅(jiàn)者,能言善辩者,指宋代的严羽和明前后七子等人。他们论诗,不从诗歌内容出发,专务形式;机械地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严羽创以禅论诗,提倡妙悟,是接触的皮毛,所见狭隘渺小,犹如瓮中醯(xī)鸡(小虫),井中猿号。在明七子的影响下,诗坛专务形式,内容贫乏,再见不到如正始诗人(即稽康、阮籍)那样的作品了。作者举明前七子中的李梦阳(号献吉)、何景明(号仲默)为例,前者学杜(甫)专务形式模拟,后者则诋毁(“訾”)谢(灵运)、陶(潜)。由于受七子的影响,明代诗坛不振,又使后来的竟陵派得以泛滥,喧嚣一时。比如钟惺等刻意寻求孤峭的诗风,其恶劣诗风,已使明末清初的诗坛病入膏肓,难以医治。
第三层由“北征南山诗”到“掩耳任叫呶”,赞扬杜甫、韩愈诗歌创作的成就。《北征》是杜甫的诗,《南山》是韩愈的诗,后人常以之代指二人的诗作。作者以泰(山)、华(山)比喻和评价二人的创作成就。诗人用穷子掷弃尺璧、冻人撕裂复陶,比况那些诋毁杜、韩的诗论家;以河弥山上的点点萤火为喻,讥讽其见识的渺小;如杜、韩在世也会耻笑其无知。
七言诗 清 17世纪 傅山 纸本墨书 北京市故宫博物院藏
从“王君起东海”到“媲彼万毛牛”是第四个层次,称誉王士禛的诗歌创作成就、文学素养,并以巨灵为喻,劝勉他力挽狂澜,匡救颓靡诗坛,开一代诗风。
第五层是从“伊余久归佛”到末尾,写自己皈依佛门,言外之意是希冀王士禛挑起复兴清代诗坛的重担,寄寓“兴代”的期许。
诗人是明、清诗坛的两朝元老,执牛耳者,诗写得言挚意切,融批判、赞许、希冀于一体,是清初诗坛振兴的宣言与号角。当代诗坛泰斗钱仲联对此诗的评价说:这首诗“继承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五言长古。此类大篇,后代无人能措手。在清代,前惟谦益此篇,后则沈曾植《海日楼诗集》中《审言今年六十,余欲为寿言,无缘以发,审言忽以‘西员外丞’请,如其意为之》、《隘庵先生五十寿言用昌黎送侯参军韵》、《安般老人七旬寿诗》三篇而已。如列古鼎彝,陆离斑驳;如观西藏曼荼罗画,光怪奇特。诗国不可无此异境。”评价肯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