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迎神曲十二首(选四)

迎神曲十二首(选四)


吴人喧传瞿稼轩留守降灵郡城西,相率诣东皋招魂,塑像迎请上任。聋峻道人惊喜,呜咽放言,作绝句十二首,用代里社迎神送神之曲。

被发骑龙事渺然,栾公立社自年年。

臂鹰老手还余我,伏腊鸡豚掠社钱。

“迎神曲”,旧时迎接神灵求福消灾所唱的歌曲。《汉书·礼乐志》:“大祝迎神于庙门。”诗以此为题,实追念为南明桂王殉难的瞿式耜(稼轩)而作。瞿式耜,江苏常熟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进士。清顺治四年(1647),桂王朱由榔称帝于广东肇庆,瞿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封临桂伯。永历四年庚寅(1650)守桂林,城破,殉难。瞿死后,当时盛传降灵苏州府城隍神,群众纷纷往其在常熟的别墅东皋草堂招魂。作者钱谦益别名聋骏道人,惊喜之余,作绝句十二首,今选其四。

诗起即谓瞿式耜降灵成神之事无可征信。

“被发”,头发披散。《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韩愈《杂诗》:“被发骑骐麟。”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公昔骑龙白云公。”但从“被发骑龙”状其形象,明显怀有敬意,而感叹之情由“事渺然”(渺茫)隐隐透出。栾公,指西汉梁人栾布。他与彭越友善。汉高祖杀彭越后,“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吴楚七国反判时,栾布因有军功被封为俞侯,再次担任燕国丞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日栾公社。”(《史记》)卷一百《栾布传》)此以栾公事赞瞿式耜。后二句以己身尚幸存,表示每年祭日必将祭祀,以表敬意。“臂鹰”,架鹰于臂。古时指外出狩猎或嬉游。《后汉书·梁冀传》:“又好臂鹰走狗、骋马斗鸡。”元好问《还寇氏》诗:“少日骞飞掣臂鹰,只今痴钝似秋蝇。”“伏腊”,“伏,夏天的伏日;腊,冬天的腊日,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三年蜀血肯销沉?我所思兮在桂林。

却望苍梧量泪雨,湘江何似五湖深。

诗起用典,见《庄子·外物篇》:“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因以碧血或蜀血称忠臣烈士之血。元人郑元祐《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此指瞿式耜之死。首句后三字“肯销沉”即怎肯销沉不会销沉意。这里“蜀血”或指为国牺牲的精神。陈维崧《减字木兰花》词:“传家碧血,怕听子规啼夜月。”次句直点为悼瞿而作。桂王朱由榔的南明永历王朝,一度都于桂林,清兵南下,瞿式耜奉命留守桂林殉难。此直用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桂林”。转第三句用“苍梧”典。古代多种书记载如《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践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是为零陵。”又,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这里指桂王之死引起诗人无限悲痛。再以自己的沉痛深哀作结。“五湖”,古代吴越地区的湖泊。其说不一。时作者在吴,此指太湖。这里是说自己对明亡的悲恸,远胜于娥皇女英。

日蚀麒麟格斗余,山河两戒眇愁予。

兰沧渡后无消息,且坐前潮伴子胥。

日蚀,日食。《史记》卷二十一《天官书》:“盖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蚀三十六。”《淮南子·天文训》:“麒麟斗而日蚀。”麒麟斗,便会发生日蚀、月蚀。古人迷信以为是上天的警告,为不祥之兆。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五日,南明福王朱由崧政权亡。未久,郑芝龙、黄道周、郑鸿逵等拥立唐王朱聿健于福州,建元隆武。次年秋,清军入福建,郑芝隆降清,朱聿健逃到汀州被俘,死于福州。桂王朱由榔挣持的时间最久(头尾十五年)最后仍不免覆亡。故诗接云:“山河两戒眇愁予。”“两戒”,南戒,北戒。唐释一行提出的我国地理现象的特点。语见《新唐书》卷三十一《天文一》:“而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北戒”,相当于今青海、陕北、山西、河北、辽宁一线;并云:“所以限戎狄也。”“南戒”,相当于今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线;并云:“所以限蛮夷也。”此指明亡以后,中国南北山川皆为清王朝所统治。故“眇予愁”——眯眼相望使我发愁。“眇”,眯着眼睛看。《汉书·叙传上》:“离娄眇目于豪(毫)分。”颜师古注:“眇,细视也。”转第三句仍述南明桂王事。“兰沧”,即澜沧,水名,我国西北地区大河之一。兰沧渡,语见《华阳国志》:“孝武时,通博南山,渡澜沧水。人歌之曰:‘汉德广,关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诗中以孝武渡澜沧,借指南明桂王朱由榔为孙可望等胁迫西迁。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吴三桂攻入云南府城,桂外流奔缅甸。顺治十八年(1661)冬,吴三桂率军入缅,桂王被俘,次年(康熙元年)被杀害。至此,前后历十五年永历政权覆亡。崇祯十七年明思宗(又名毅宗)朱由检殉国后,朱姓子孙力图复明的斗争也彻底完结了。再以浩歌弥哀的悲切作结:“且坐前潮伴子胥。”伍子胥名员,春秋楚人。后奔吴。吴王夫差败越,子胥谏不从。夫差信伯嚭谗,迫子胥自杀。又,据《吴越春秋》载:“越王葬文种于国之西山。葬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为伍子胥,后重水为大夫种。”这里以伍子胥借指瞿式耜。诗用一“伴”字,亲切中不无愤慨,只是不外露也。

真王异姓指河山,箫鼓丛祠报宙间。

咫尺灵飞催后命,红云仍押视融班。

“真王”,天子,指桂王。“异姓”,即异姓王,指非与皇室同姓而封为王者。《后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卢吴传赞》:“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其十二:“神灵汉代中兴主,功臣汾阳异姓王。”诗中指瞿式耜,曾被桂王封为临桂伯。王侯、侯伯,性质相近。“指河山”,谓指河山为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以借喻功臣爵禄的世代永存。接应题写“迎神”祭祀的盛况。“箫鼓”,吹箫击鼓,泛指乐奏。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丛祠”,乡野林间的神祠。《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裴骃集解引高诱注《战国策》:“丛祠,神祠也。丛,树也。”按《急就篇》四:“祠祀社稷腊奉。”注:“丛谓草木岑尉之所,因立神祠也。……一曰丛者,合聚诸神而祭之也。”吴融《丛祠》诗:“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温庭筠《河渎神》词一:“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报𡧳”,指古代秋事完毕后举行的祭祀。转第三句借在咫尺的天地神灵(庙中塑像),说天帝还将续发诏命。“咫尺”,言其近。徐干《答刘公干》诗:“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灵飞,”有多义,或指道家经典《灵飞经》的省称;或指仙人腰带名;或指仙童名。这里似指神灵。结句谓瞿式耜的一片报国丹心,化为红云。明帝姓朱,语意双关。“祝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祝融而辩于南方。”桂王建于南方,瞿为首相,故云“押祝融班”(“押”,带领百官。“班”,朝班。即为朝班之首)。这里用一“仍”字,谓瞿生而为桂王朝百官之首,死后还领导南方(隐喻抗清力量),深刻表现出对桂王的怀念。

以上四首“迎神”诗,沈郁深沉,虽悲犹壮,浩气长存。惜用典过多,如獭祭鱼,使文情凝滞,塞而不畅。大抵碍于时事,非为“掉书袋”罢。

题画诗 清 17~18世纪 八大山人 纸本墨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钱谦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