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沈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愁。
涛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施闰章
这首写立秋之日舟中所见所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中国文人有着悲秋的情结,而草木摇落的秋天,又象征着人生的衰老,因此,当垂老之人遇到秋天时,便容易有着双重的感伤。施闰章的《舟中立秋》,一开始写的正是这种心境。“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人到老年最怕碰到秋天,这会让人想到自己的岁月已经随着流水一去不复返了。“阴云”两句写立秋之日站在船上,放眼四望,只见阴沉沉,岸边青草瑟瑟仆伏;急雨乱点滩头,小舟摇荡不宁。这是写景,也写出了诗人此时心境的阴郁和纷乱。
“时事”二句,写自己由于死读诗书而拙于应付时事;临海府(在今浙江东部)储存军粮之事也令人忧愁。这里正透露出诗人面对时局动荡,百姓愁苦的现状,却又无力回天的无奈和忧虑。“涛(再次)饥今有(又)岁,倚棹(船桨,代指船)望西畴。”连年的饥荒不见消退,眼看又到岁暮,乡间的百姓该如何生活?想到这些,令人心忧,诗人只能倚船而立,眺望西边的田野。……
施闰章是一位忧国忧时之士,他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也涉及现实。开首似是伤秋伤老,后半首就转而为忧国忧民。他的诗多“温柔敦厚”,此诗则属“沉郁”一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