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儒冠儒服委邱墟,文采风流化土苴。

尚有陆生坑不尽,留他马上说诗书。

陆次云

这首咏史诗是讥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建议焚书,“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始皇下令执行,这就是“焚书”。次年,侯生、卢生等不愿为秦始皇求仙药,相与亡去,秦始皇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于是使御史案问,坑杀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此即“坑儒”。秦始皇统一天下,历史功绩很大,但暴虐刚愎,不施仁义,故仅二世而亡,为后世讥笑,这种教训也是很深刻的。他焚书坑儒,想愚弄人民,以为可保江山万代,谁知书烧不尽,而且不读书的人同样会造反;读书人也杀不完,后世文化反而愈来愈发达了。看来愚蠢的是他自己。秦以后批评焚书坑儒的诗文很多,不乏佳作。此诗说,儒生被坑杀了,诗书文采化成了尘土草芥,但儒生哪里杀得完呢?秦末不是还有一个陆贾活着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诗》《书》,高祖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汉高祖无语可对,便教陆贾著书说明古今存亡之道,陆贾著《新语》奏上,共十二篇,高祖听了都说好。这以后,《诗》《书》之类的著作及及读书人是更多了,而统治者的国祚反而更长了,这都是秦始皇所未料到的。“留他马上说诗书”一句极妙,特别是“说诗书”三字,含意很丰富,耐人寻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