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秦关岁月迟,栈云陇树共相思。
嘉陵驿路三千里,处处春山叫画眉。
王士禛
此诗写于康熙三十四年(1696),此时,诗人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年人,却久客秦蜀,不禁思乡情切,即景发而为诗。
前一联上句“自入秦关岁月迟”:“岁月迟”,意即感到时间过得特别慢。“迟”,慢也。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时间快慢的主观感觉很不一样,这称做心理时间(与客观存在的自然时间颇不相同)。比如愁苦时,就觉得时间流转得很慢,即如柳永曾说的“孤馆度日如年”(《戚氏》)。王士祯“自入秦关”,离乡愈远,对故乡思念愈益浓郁,因而和柳永一样,便感到时间流转得特别的慢。太难受了。下句“栈云陇树共相思”:“栈云”,指四川剑阁栈道的云雾。“陇树”,指甘肃陇山上的树木。此句这前四字表明(诗人)已从秦关进入陇蜀,离开故乡更加遥远了,他只得无聊地抬头凝视“栈云”或“陇树”,以打发途中漫长的时日,甚而云树也陪伴他一同思念。如此运用加信写法予以抒写,就更见其思乡之情愈益迫切。读后,使人觉得诗人如不立即返回,好像就活不下去似地。二句表现有如此效果,实在难能可珍。
否极泰来,时机到了,诗人终于得能取道嘉陵江返程,心情一下就由愁苦变作了欢欣。即如后一联所写:“嘉陵驿路三千里,处处春山叫画眉。”诗人的心情开朗起来,诗句的情调也轻快极了,与上一联大异其趣。但是,有人认为这一联仍在继续写诗人的愁苦,是以乐景衬悲。细审之,笔者以为如此判断适合诗人彼时彼地的心理状态的。试想想,诗人久别故里,一朝启程归去,欢喜还来不及,哪还愁什么悲什么呢?!这正类如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所自道:“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若狂。”我们不妨慢吟这两句吧,其乘船的轻快情调,不又与李白《早发白帝城》近似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以“画眉”鸟的叫声,来烘托他乘船欢畅心情,是别有效果的,与李白诗中的“猿声”异曲同工。清张潮谓:“鸟语之佳者,当以画眉为第一。”佳鸟佳语,烘托人的好心情,何其自然而然啊!还传说,画眉之叫声若呼“哥——来噢——”,祝诗人早日抵家,迅晤呼“哥”者吧!也许,这正是诗人择取“画眉”叫声来写的内心秘密吧!
本诗前一联写愁,愁到了极点;后一联写乐,乐也到了极点。前后对比,十分鲜明,且又转换自然。不管是写愁抑或是写乐,“皆一时伫兴之言”,细品之“能知味外味”,颇能体现诗人“神韵”之作的审美本质特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