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王士禛
有论者认为,诗的神韵之作,难于反映历史政治大题材、大主题,即使写了也难成功。本诗亦为王士祯的神韵之作,却直接反映了南明的衰亡历史,可仍为有口皆碑的好诗。只是它与一些正面地或直述地表现历史政治主题之作,在写法上大不一样而已。
朱明统治,在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的攻打下终于崩溃。但尚有残余势力,企图苟延残喘,福王朱由崧依靠佞臣马世英、阮大铖等的拥戴即位南京,建立了南明小朝延。可他们一伙,却在清兵入关并大举南下之际,依旧迷醉声色,歌舞不止。这首诗就是嘲讽南明君昏臣佞之作。
前一联“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侧重在暴露朱由崧的麻木和荒唐。对于其中“新歌”二字,作者自注云:“弘光时,阮司马(大铖)以吴绫作朱丝阑,如《燕子笺》诸剧,进宫中。”这里是说,阮大铖投合朱由崧之所好,亲自编撰《燕子笺》等剧,提供宫中排演。“细字”,端正小楷。“冰纨”,洁白丝绢。“小部”,唐明皇时宫中组建的小戏班,由十五岁以下的三十名伶人组成,专门在长生殿为明皇及宠妃演戏。这一联虽明写唐明皇,其实却是隐射南明朱由崧。下句后三字“带笑看”,特别使朱由崧麻木不仁、纵情声色的丑态暴露无遗,极富讽刺意味。
后一联“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重点转为对阮大铖一流佞臣的批判。其批判仍用隐射法,即以南朝陈的佞臣孔范隐射南明阮大铖一流。上句中的“千载”是一个关键词,它将南朝陈与千载之后的南明直接逗起来,表明陈后主身边曾有佞臣都官尚书孔范,前者因后者的诱引而亡国;到南明朱由崧身边也有类似孔范的佞臣阮大铖,前者在后者的诱引下,能不亡国吗?!历史的重演何其相似乃尔,后世当国者应当引为史鉴才是,也许这就是此诗深藏的政治教训吧!如果昏王朱由崧应受到叱责,那么佞臣阮大铖一流也应予痛骂,所以诗人才提醒作为见证者的“秦淮呜咽水”,不要再去痛恨千年前的佞臣孔范,而应指斥新生的如孔范一样的佞臣阮大铖一流,那才更有现实意义。
如上看来,本诗对于南明君昏臣佞的暴露和批判,都非直言道之,而是借古喻今,以彼射此,甚至是以小见大。这也就是本诗的艺术表现特色,的确有别于那些仅正面地表现充满着抽象议论的以历史政治为内容的诗作。如此写法,也与神韵派的主张颇为一致。钱锺书先生在《管椎编·全齐文卷二十五》中说:“‘神韵’不外乎情事有不落言诠者,景物有不着痕迹者,只隐约于纸上,俾揣摩于心中。……故取象如遥朓而非逼视,用笔宁疏略而毋细密,……”读读本诗,细加体会,难道不就是这样写的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