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铁炮压城开,折戟沉沙长野苔。
梅花岭畔青青草,闲送游人骑马回。
王士禛
王士禛《冶春绝句》组诗,其核心内容是描绘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春日风景,不过他在写景抒情之际,也常常触景生情,融入了他对于历史、社会乃至人生的一些感悟和理解。本诗即是他在春游至史可法衣冠冢时的感慨。
就在诗人此刻踏春的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异常惨烈的战争。二十年前,清军大举南下,明将史可法率领三千名将士固守扬州,清军久攻不下,后用火炮攻城,史可法英勇殉难,连尸骨都未留下。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将他的衣冠安葬于梅花岭畔。诗人游览至此,触景生情,恨自然地要表达其感慨及其见解。
“当年铁炮压城开”,诗人用精练的笔法概括了发生在二十年前的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压城”二字,极言清军之势大、攻势之凶猛、力量对比之悬殊。一个“开”字,则标示了这场攻防战的最后结局:城破人亡。上句忆旧、下句述今,“折戟沉沙长野苔”句化用唐人杜牧《赤壁》诗意,是说当年那场惨烈的战争已成为过去,战场长满了青苔,历史的长河已淹没了战争的痕迹。
后两句写作者眼前之景。在梅花岭畔史可法衣冠冢上,青草丛生,寂寞而又荒凉;而那些纷至沓来的踏春游人们,则悠闲地骑着马儿带着余兴走向归途。此处看似平淡无奇,实确颇含深意,作者借用青草的独特视角,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情和观念。那青草丛生的史坟,似乎被人们忘记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惨烈战斗也被人们忘记了,亡国之痛也被人们忘记了。
诗歌今昔对比鲜明,叙事写景融合无间,含蕴婉曲深刻,尤其是以景结尾非常高妙,收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