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楼题壁


水落山寒处,盈盈记踏春。

朱栏今已朽,何况倚栏人!

厉鹗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是作者于乾隆七年(1742)为悼念亡妾朱满娘写的诗。诗人早年娶妻蒋氏,无子。雍正十三年(1735)到吴兴,经友人沈幼牧介绍,纳妾朱满娘,取名净居女士。他们共同生活了七年,感情甚笃。不意乾隆六年(1741)秋,朱氏染病不起,为庸医所误,于次年正月而卒,时年24岁。湖楼是诗人与亡妾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今日登楼怀人,写诗题于楼壁上,故曰“湖楼题壁”。

首句写登湖楼远眺,但见湖水低落,远山寒凉,一片凄清索寞景象。次句宕开一笔,因景怀人,回忆起过去与仪态轻盈姣好的朱满娘一起在此春游的美好时光。第三句写而今曾凭栏览景的红色栏杆已被岁月风雨销蚀坏烂了。末句承上进一层,写朱栏尚且已朽,何况曾经倚栏赏景而今长眠地下的亡妾的情况如何,那将更是不堪言状的了!

全诗先写登楼远眺,触景生情;次写因情而回忆往事,因景怀人。一个“记”字,可见往事虽早已逝去,但却长存心中,这是何等难忘的深情!最妙的是末二句陡作转折,眼见朱栏已朽,睹物思人,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进一步表现了诗人思念爱妾的深挚感情。末二句,明显地是从唐代欧阳瞻《太原道上》“高城已不见,何况城中人”化出,但此处寄其悼亡之思,着墨不多,而深具弦外之音。“何况”一词,真是欲言又忍,无意于感人,而其沉痛惨侧之思,溢于言外。诗写得深沉含蓄,情味隽永,委婉动人。因此,此诗即使不作“有所特指”而言,单就触景生情,因景怀人,抒发故人之思而言,也很能引起读者共鸣。可见,好诗的社会意义绝非作品本身主题所能限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