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历落嵚崎可笑身,赤腾腾气独精神。

祝融以德火其树,雷电成章天始春。

要对此花须壮士,即谈风绪亦佳人。

不然闲向江干者,未肯沿街买一缗。

宋湘

木棉花,落叶乔木,先叶开花,大而红,又称“英雄树”。盛于岭南。历落嵚崎,本指山的高峻,后常以比喻人的杰出不群。《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祝融,传说中的火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神祝融。”郑玄注:“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德:古代方士有“五德”之说,以帝王受命所值五行为德,值火运为火德。火其树,木棉花红色,故云。火,作动词用。雷电成章,语本《易·噬嗑》:“雷电合而章。”按此卦震上离下。《正义》云:“《易》之为体,取象既多。……若取合义,则云离震合体,共成一卦也。”章,明,彰明之意。天始春,谓惊蛰以后,雷电发作,始显春令。电光赤,故以喻木棉花,木棉花开,春天始到。如果要论木棉花的风姿,那么,木棉花也该是个佳人。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就不会舍得花一分钱买下一束木棉花了。江干,江边。一缗(mín,音民),一贯钱。买一缗,以一贯钱买下。

这诗是咏物言志之作。前半首先赋予木棉花“历落嵚崎”之人格;并从花的颜色上落笔,写他“赤腾腾”的冲天气概,精神百倍,独立于花世界而没有匹敌。然后说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给予他火一般红色,以帝王火德当运来歌颂他,同时点明在惊蛰后雷电发作的春色放花,突出此花的不同凡俗。清诗人咏梅花有句云:“此花未放尚无春。”构思相同,但彼诗婉约,而宋湘此句清刚,风格不同。三、四句用硬笔,用文章句法,都是宋湘独创的,前代名家,从未有遇。特别是这两句运用了《礼记》、《周易》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等儒家经典,融化为诗句,不着痕迹,不落掉书袋习气,锻炼成这样顶天立地的大句奇句,可算得不辜负这“英雄树”,够得上真真知己。后半首为议论。认为只有壮士才能和他相配,因其风姿也该是个佳人;人们舍得花钱买一束木棉花,正说明其可爱。作者借花以抒发独立不群的豪情。手法上以文为诗,多用虚词,为后来黄遵宪诗的先导。宋湘以广东人咏木棉花,本地风光,当行出色。在湘以前,岭南三家屈大均、梁佩兰各有《南海神庙古木棉歌》,陈恭尹有《木棉花歌》,寄托故国之感。宋湘所处时代不同,就花言志,且是七律,以概括胜前人。读者可以取相比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