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墱


牢江驱白云,流入苍龙门。门高一千仞,拄天气何尊!

荡荡百步中,水石互吐吞。阿房广乐作,巨窌洪牛奔。

馀波喷青壁,震怒不可驯。眉水若处女,春风吹绿裙。

迎门却挽去,碧入千花村。我行始两日,异境壮旅魂。

抉悬自何年?信有真宰存。夕阳一反射,倒树明苍根。

老蝠抱石花,红晕双车轮。仰叹山水奇,俯蹑造化跟。

想见混成日,待与见者论。

郑珍

云门墱是地名,据作者诗题后的自注云:“遵义东乐安江,一名斤竹溪,源山绥阳,即《元和郡县志》所云恭水、夸牢水。唐贞观中,刊州置乐安县,播州置恭水县,皆以此水名。其水穿墱出,会眉水,流百像里,入延江。”按墱音邓,此处意为栈道。此诗描写云门墱奇异的自然景观,想像独特、比喻新奇,同样体现出作者奇诡的诗歌艺术风格。

诗歌开头四句,交待云门墱的大致情况。“牢江驱白云,流入苍龙门”,写牢江自远而来,从苍龙门(也即云门)一穿而过。“驱白云”三字,想像独特,既写牢江其来之远,亦写云门地势之高。果然,诗的三、四两句“门高一千仞,拄天气何尊”即已直写其高。这四句,作者直截了当地写出云门墱的险峻巍峨的傲然气概。“气何尊”,则将云门墱拟人化了。“荡荡”以下四句,写江水穿流而过的惊心动魄。江水从宽近百步的洞穴中流过,水石互击,发出震耳欲聋的轰响。它既如阿房宫里演奏的“广乐”,又如巨人窖穴中有成群结队的大牛在狂奔。“馀波喷青壁”二句,指巨大的水浪飞溅到陡峭的石壁上,使得石壁上长满了青苔,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江水的激荡有如愤怒的狮吼,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眉水”以下四句,作者笔锋一转,写静若处子的眉江与牢江汇合后,水势迅即变为平缓,而桀骜不驯的牢江竟也从此风平浪静,一同流入“千花村”。作者写眉江,不但譬之为处女,而且更用“春风吹绿裙”的温馨可人来衬托眉江的娟秀,比喻又不可谓不奇。而牢江也被作者人格化了,竟然变得可“挽”了,这就更加令读者佩服作者下笔的奇妙了。

“我行”以下四句,写作者的感受。作者说,我的旅游才开始两天,这沿途的奇山异水已足今我耳目一新、游兴勃发。而神奇的云门墱究竟自什么时候就已存在那里?看来这大自然之中还真有一个主宰者存在。真宰,大自然的主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诗写到这里,按说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却又巧妙地荡开一笔,续写夕照反射之下的云门墱。在夕阳的反照之下,云门墱上苍老的树根显得格外的清晰,而夕照之下云门洞口成群的蝙蝠正如一个个红色的车轮,在不停地翻飞。这四句诗看似不经意,却是作者的巧妙安排。一则可以看见云门墱的奇险,一则写出作者对云门墱的欣赏赞叹之情。接下来的四句,作者重新回到“信有真宰存”的设想,抒发自己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面前的感想和慨叹。但是,自混沌初开以来,又有谁人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又有谁人真见过主宰大自然的“真宰”呢?而面对神奇的大自然,古往今来的“见者”又有几人不是和作者一样茫然若失呢?

纵观全诗,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云门墱进行了描写和渲染,为我们刻画了云门墱险峻巍峨的形象。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云门墱这一自然风光的壮丽,更能和作者一起产生“信有真宰存”的共鸣。而自然界中的鬼斧神工,又岂仅一处云门墱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