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题仇实父《清明上河图》(四首选一)

题仇实父《清明上河图》(四首选一)


南北瓦头诸伎新,龙津桥外涨红尘。

荔支腰子莲花鸭,羡尔承平醉饱人。

郑珍

这组诗的诗题下有作者自注:“陈虞封圻藏。”可见此组诗是作者应友人陈圻(字虞封)之邀而题的。这组诗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为了便于欣赏此诗,不妨先将其他三首抄在后面。其一:朱雀门开散早鸦,万人如海事纷拏。赵家全盛分明见,不用东京纪岁华。其三:景象天禧庆历间,青苗愁叹未登颜。画师无限伤心事,不写城东万岁山。其四:清明风物汴河干,仇老精能过择端。资圣寺前如问价,一金止许一回看。

我们再回头来看上面的这首诗。“南北瓦头诸伎新,龙津桥外涨红尘”二句,写北宋时东京汴梁的繁华。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载:“东去则徐家瓠羹店。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又卷五详细记载了“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数十人及其各人山色当行的技艺。又龙津桥为汴京名胜,《东京梦华录》多处写到龙津桥,如卷二提到,“出朱雀门东壁,亦人家。……过龙津桥南去,路心设朱漆杈子,如内前。……近车即迎祥池,夹岸垂杨,菰蒲莲荷,凫雁游泳其间,桥亭台榭,棋布相峙,唯每岁清明日放万姓烧香游观一日。”又“舟桥夜市”条记龙津桥夜市“直至三更”,都说明龙津桥一带确实是红尘拢攘的繁华地带。“荔支腰子莲花鸭,羡尔承平醉饱人”二句,紧承前面一联抒写作者的感慨。据《东京梦华录》卷二载,当时的饮食文化相当发达,其中美食就有“鹅鸭排蒸荔枝腰子”和“入炉细项莲花鸭”两项,作者在诗中特为拈出这两项,说明当时的老百姓确实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羡尔”一句,意谓真羡慕你们这些生活在承平时代的人们啊。我们知道,两宋时期经济高度发达,汴京和杭州的繁华,则更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好素材,“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又岂仅是林升一人的感叹呢?而郑珍生活的年代,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困外迫、经济式微的时候,这就难怪作者要羡慕《清明上河图》中的古人了。

细味此诗,可谓情真味厚,耐人咀嚼。而作者在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处于乱离时世之中的淡淡的哀愁,却是跃然纸上。“宁为太平犬”,何况是想作汴京的“承平醉饱人”呢?但是,作者的这种哀愁,又有几人能领会得来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