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簟泛清光,柔飔引玉塘。
阴连荷气润,梦坠叶声凉。
晚照多为影,闲庭过一香。
芙蕖今自可,怜尔阅秋霜。
邓辅纶
听雨轩,亭轩名,今已不详其具体情况。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听雨轩中闲坐的感受,我们于诗人清静闲雅的心情之外,明显可以看到一层淡淡的哀愁。
首联“文簟泛清光,柔飔引玉塘”,开门见山,一以“文簟”写“坐”,一以“柔飔”写秋。“文簟”殆即今日民间所谓“竹床”,可以坐,亦可以卧。“柔飔”,秋天里轻柔的凉风,《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有所思》:“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这两句说,竹簟清光可鉴,人坐其上,感觉到凉风从玉塘对岸吹来。颔联二句,诗人写道,因为坐在听雨轩中,没有太阳照射,所以阴凉的感觉连同荷气一起飘拂而来,而正在做着好梦的诗人竟被荷叶的飒飒声惊醒了。在诗人的感觉中,不但荷气能“润”,而且叶声能“凉”,这显然是一种通感的写法。
颈联“晚照多为影,闲庭过一香”,继续写玉塘中的荷叶。在斜阳的映照下,一丛丛的荷叶清影零乱,但一阵阵的荷叶的清香则时不时掠过水面,充溢四庭。尾联“芙蕖今自可,怜尔阅秋霜”写作者的担忧。作者说,荷叶啊,你现在还这样亭亭静立,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但是,秋天的风刀霜剑马上就要来临,你这单瘦的身影怎么能经受得住呢?其实,荷叶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诗人从荷叶的容易凋残想到人生的青春易逝,其中的感伤的情调又有谁能够避免呢?
全诗以荷叶的清香作为描写重点,再从荷叶凋残、西风渐起写到诗人的悲秋情绪,哀怨低徊,又含而不露,不愧为大家手笔。湖湘诗派的领袖王闿运称其诗文“下笔渊懿,出语高华”,“卓然有大家风”(《湘绮楼说诗》),洵为知者之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