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闻都门消息(五首之一)

闻都门消息(五首之一)


上林秋雁忽西翔,凝碧池头孰举觞?

市有醉人称异瑞,巢无完卵亦奇殃。

犬衔朱邸焚馀骨,鸟啄黄骢战后疮。

满目蓬蒿人迹少,向来多是管弦场。

樊增祥

1899-1900年,我国山东省一带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自发组织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场由几十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欺凌压迫而激起的剧烈的反抗运动,迅速扩展到华北、东北各省,京津一带声势尤为浩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凶焰。但是,帝国主义却以此为借口,由英、美、法、俄、日、意、德、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疯狂反扑,在北京、天津等各地大肆烧杀淫抢,使中国人民惨遭浩劫。这时身在陕西的樊增祥,听到从“都门”(代指首都北京)传来如此消息,不由得义愤填膺,于是展纸挥毫,一连写了五首诗记叙上述情景。此录其一。

首联上句以秦汉时期畜养禽兽供皇帝打猎的上林苑,代指清廷宫苑(所在地的北京);用汉代苏武出使匈奴时所谓北雁南飞足系帛书传递信息的典故,喻示向西方给诗人带来消息的信使;又因时值秋天,故云“秋雁”。下句以唐代叛军头领安禄山率兵作乱时在禁苑宴其部属的凝碧池为喻,故设疑问:“谁敢在那宫廷禁苑放肆地举杯狂饮?”喻指八国联军竟在清政府原本禁卫森严的宫掖中寻欢作乐的丑态。

颔联上句征引唐代故实“德宗播迁,人多乏食,无酿酒者;后京师稍宁,有一醉人,聚观以为祥瑞”,暗喻在凄冷的街市上出现了被人们称为特殊而祥瑞的义和团;下句说:侵略者害得处处家破人亡,这惨绝人寰的灾殃,竟至连树枝上鸟窝内都找不到完好的鸟蛋。

颈联两句以特写镜头描摹惨状:那些饿得发疯的狗呀、猫呀,在争食(口衔)着官宦人家被烧毁后残存的尸骨“朱邸”——红漆大门的官员第宅;叫声凄凉的乌鸦竞相叼啄着激战死伤后倒卧于地的黄骢马身上的疮疤。——通过几组典型场景的展现,突出表明灾难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尾联以倒装句概括铺叙:往日吹弹歌舞何等繁华的京城啊,如今一眼看去竟然遍地野草、人迹稀少……。

这些高度集中凝练的诗句,既揭示了八国联军的凶残行径,又讽刺了满清政府腐败祸国、咎由自取的深重罪孽;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不幸同胞的深挚同情。作者写有数以万计的诗篇却佳作寥寥,惟有这些直面社会矛盾,记叙民生悲欢,抒发真情实感,且在艺术上形成清峻壮慨风骨的篇什,才赢得后人的赞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