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圆。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己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𦶟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黄遵宪

黄遵宪是晚清“诗界革命”的旗手。他曾以文学界“华盛顿、哲非逊、富兰克林”(《与丘菽园书》)自任,欲“别创诗界”。这首论诗诗,作于同治七年(1868),是他年仅21岁时的作品。诗中批判了诗歌创作中贵古贱今的倾向,大胆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主张,在近代诗界革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八句为第一层,说自有文字以来不过才五千年,与开天辟地人类的历史长河相比,他仅是短暂的一瞬。因此说,古今是相对的。隶首,传说中黄帝的史官,发明了数字与算术。羲、轩:伏羲、轩辕,传说中上古皇帝,始造书契(文字)。三代,指夏、商、周。

“俗儒”以下十二句为第二层。讥嘲荣古虐今,以剽窃为诗的作风。摹写一味崇古者的迂腐可笑与顽固不化。他们惟古是尊,六经中没有的字就不敢用在自己的诗里。如刘禹锡写重阳诗想押一“糕”字,却因六经所无只能作罢。六经,包括《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乐经》。丛罪愆,因循守旧者,对别人的创新罗织罪名。

“明窗”以下十句,表述自己的作诗主张,要求不囿于古而有所创新。诗人欲于净窗明几之间,燃一炷清香,左边放着精致的端砚,右边有华美的红笺,于是挥笔疾书,我心写我口,纵心所欲,岂能受人的束缩限制!高呼出“我手写我口”的革命口号。“五千年后人”紧扣第一层“今始岁五千”,又与第二层“即今忽己古”相呼应。全篇围绕着古、今二字展开,神完气足,立意显豁。

全诗从始有天地落笔,前瞻古人,后视来者,显示出宏放博大的气魄,以及自我作古、平视羲、轩的豪迈胸怀。诗韵一气流走,冲口而出,不以烹字练句为工,而以立论见妙,贵在思想的闪光,艺术上的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