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飞本不为留计,竟见荒原万瓦稠。又举离觞辞旧雨,
为思身世怯登楼。青山白浪驰黄海,细雨疏灯过秀州。
从此归帆好云物,分明点点入新愁。
夏曾佑
丙申,光绪二十二年(1896)。洎,到。己亥,光绪二十五年(1899)。
夏曾佑是清末维新运动中著名的宣传家。光绪丙申(1896),他由北京至天津,与严复等人一起创办《国闻报》,鼓吹变法,一时影响甚广。然而两年以后,光绪帝的“百日维新”为黑暗的旧势力所吞噬。维新派人士也如昙花一现般在历史舞台上纷纷退场,其中不少人遭到革职严缉,有些惨罹杀身之祸,另一些人流亡海外。夏曾佑便于次年(1899)离开天津,回转故乡杭州,临行时便写下了此诗。
首联故作旷达,以为人生本如萍漂蓬转,雪泥鸿爪,聚散乃是常事;颔联借朋友间的离愁别恨道出壮志未酬的感慨;颈联想像自己归途中的景象,然能融情入景;尾联逗出无限愁思,从而表现了维新派人士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苦闷忧伤。诗写得含蓄委婉,以个人的离愁体现深刻的时代心理。鸿飞,指自己的行踪。语本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登楼,东汉末年,董卓部将李催、郭汜攻占长安,焚烧杀戮,诗人王粲曾自长安避乱荆州,登楼远望中原,作《登楼赋》,抒发思念故乡与壮志未酬的感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