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花间两翅翔,燕儿何用苦奔忙?
谢王不是无茅屋,偏向卢家玳瑁梁!
秋瑾
咏燕之作,历代多有,名篇佳句,层出不穷,或如杜甫《绝句》“呢喃飞燕子”,赏其燕语飞翔之明快;或如史达祖《双双燕》“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赞其拂花体态之轻盈;或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借咏燕子相亲相爱的生活情趣反衬人的形单影只;或如刘禹锡《鸟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咏燕子之眷恋旧居抒写人世沧桑的感慨。总之,诗家咏燕,都从歌咏燕子的美好着眼。秋瑾作为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她写《咏燕》却偏不赞燕,而是以燕寄意,透视社会人生,借以讽刺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
她从“飞向花间两翅翔”的形象描写下笔,既切合传统咏燕“飘然快拂花梢”的审美意象,又不着痕迹地暗寓此燕专向“花间”飞翔的含意,则此“花间”便有人间荣华富贵场的象征意义了。因此,次句以诗人的责问“燕儿何用苦奔忙”表示全然的否定,顺势而下,毫不突兀。很明显,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本是自然现象,何须深责。诗人实以“苦奔忙”三字借燕寓意,刻画势利小人之苦苦钻营的丑态,再以“何用”二字诘问,显露憎恶之情,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下面两句:“谢王不是无茅屋,偏向卢家玳瑁梁!”本来刘禹锡所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说东晋时代王导和谢安两大贵族没落以后,子孙成为寻常百姓,华堂变成茅屋,而燕子照旧飞来。秋瑾则反用其意,是说王谢衰败以后,燕子厌居茅屋而另找主人,飞向了卢家的玳瑁梁上。“卢家玳瑁梁”,是指六朝时富家的华屋,语出沈佺期《古意》:“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秋瑾在此点化前人诗句,全为己用,凸现出此燕“苦奔忙”的用心只在于趋炎附势,从而揭示出一个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以咏物的小题材写讽世的大主题,语意双关,构思独特,观察敏锐,语浅意深,显示出诗人高洁的人品和嫉恶如仇的激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