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
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
剥啄惟应书远至,官商不断鸟相呼。
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陈曾寿
这首七律,是陈曾寿在杭州之南湖筑室以后所作。“湖斋”临湖构筑的书斋,这里指作者在杭州南湖的书堂;“坐雨”,坐对雨景之谓。
首联便写“湖斋坐雨”的景象。“隐几”,凭着几案,点题中“坐”字“隐”谓蔽;“青山时有无”是化用王维“山色有无中”语意,描绘青山隐约、时隐时现的画面。“卷帘”实与“隐几”互文,补明“青山时有无”之因,在于“终日对跳珠”。“跳珠”,点题中“雨”字,语出苏轼“白雨跳珠乱入船”之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作者用笔逆挽,便显突兀不凡。
颈联进层描写雨大声远、雨紧香漫的景象。上句由庭院写到内室,展现飞瀑声响穿过庭竹直达深室床枕的实景;下句由庭院写到外湖,想像水气迷蒙催逼花香弥漫南湖的虚景。“穿”写瀑声透过竹丛的远传,“逼”写雨气滋润花开的紧迫。炼字传神,境界幽远。
颈联由自然雨景转写人境雨景。上句写寂寥之中接到友人来信的意外惊喜,“剥啄”是象声词,这里形容敲门声;下句写鸟儿不断啼鸣有如歌唱似的助人高兴,“宫商”是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二音级,后泛指乐曲,这里形容鸟鸣声。诗人以“惟应”(只该)二字刻画盼望远方友人来信的急切心理,细致微妙;又用“不断”二字烘托听到鸟鸣打破寂寞的心理变化,含蓄蕴藉。
尾联直承上联,抒发接信之后绘画寄意的情怀。上句写自己想要表达此时此境回报友人的打算。“归客”是指自己是从官场归隐南湖之人,“沉冥”谓深沉玄默,形容沉思冥想的意态;下句紧扣上句,描述立即动笔绘出“南堂水墨图”相寄的情景,“南堂”即“湖斋”,“水墨图”是指纯用水墨不着色的国画。诗人想要“写寄”的“南堂水墨图”,实际就是这首“湖斋坐雨”诗。他直至末尾方以“南堂”点出题中“湖斋”二字,并将这首纯用白描手法写成的“坐雨”诗比为一幅纯用水墨毫不着色的中国山水画,不仅显其以此寄友的深情,而且暗含其诗中有画悠然自得的意味。
陈曾寿在清末宗尚宋诗一派的诗人中,显得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兼融各家,陈衍就谓其兼“韩之豪,李之婉,王之遒,黄之严。”其南湖诸作,当时最称杰出。这首“湖斋坐雨”,意象鲜明,辞语淡雅,颇富诗情画意,特别是“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一联,虚实对照,境界幽远,深婉之中含有豪气。他以“南堂水墨图”自比此诗,而与当时名家争胜,确也有其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