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鸟


【原文】: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原文作者】:欧阳修

【原文出处】:(据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

【鉴赏】:

这首《画眉鸟》诗,也写于滁州任上。另题作《郡斋闻百舌》,百舌就是画眉鸟,由此可知这不是在山林,而是在室内听笼中画眉叫。但全诗并没有描写“郡斋”中的画眉鸟如何鸣叫,相反,开头两句却写画眉在山林中的自由欢乐“百啭千声任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和低桠高枝的树林里百啭千声,游弋欢唱,纵情穿梭。这种自由欢乐正是禽鸟的本色,然而它更是作者的感受。欧阳修在滁州时还写过一首三十六句的《啼鸟》长诗,把画眉、黄鹂、布谷、斑鸠等的鸣叫描写得通晓人意。作者贬居寂寞山城,在百鸟闹春的声色美景中自感到“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身闲酒美惜光景,唯恐鸟散花飘零”。《啼鸟》诗的这种境界,正与《画眉》诗的开头两句相仿佛,但本诗更精妙,对山色花鸟的审美感受中揉进作者的社会感情,使人难以觉察,浑然一体。

三、四两句一反跌:“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把画眉鸟关进金丝笼里,挂在书斋,虽然同样还是画眉,同样还是画眉鸟在鸣叫,那感受就大不一样了。画眉在书斋笼中怎样鸣叫,没有写,也毋须写;写的仍然是作者的感受,而作者的感受则集中在笼中鸟鸣失去了“任意移”和“自在啼”的本色。一个贬谪官吏,公余的山林之乐和郡斋的自守之苦,心绪殊异,他便把这隐衷借鸟自况。十年之后,欧阳修早经扬州、颍州起复回京,做了翰林学士,在主持一次进士考试时又写了一首《啼鸟》诗,其中有“可怜枕上五更听,不似滁州山里闻”的句子,不也是寄托着他居官时的心绪么!当然,形象一经塑造,其内涵往往超越作者创造形象时的心境,故后世百代由此扩大意蕴,把山间禽与笼中鸟化成自由与禁锢的一组艺术象征,就更富有生命力了。

从艺术手法上说,诗题既曰《郡斋闻百舌》,开头两句却渲染禽鸟的山林之乐,是先从反面布局安下一幅明媚豁朗的大背景。山林之乐的禽鸟本色描写得愈充分,愈是浓墨重彩,对三、四两句的反衬便愈强烈,愈是感触深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