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原文作者】:李白
【原文出处】:据四部丛刊影明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鉴赏】: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共三首,此为第三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这一年春,李白在长流夜郎途中的白帝城遇赦,返回江陵。秋天,他在岳州遇到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的族叔李晔,同游洞庭湖。族叔的被贬,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他想到自己的才华、抱负无法施展,蹭蹬不遇,坎坷颠沛,旧怨新愁一齐涌上心头。他憎恨昏聩的朝政、得势的权贵和进谗的小人,憎恨人生道路上一切障碍物。因此,当诗人与李晔开怀畅饮的时候,看到了阻碍湘水流动的君山,意与境会,忽发奇想,唱出“剗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诗句,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以寄托自己的铲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物的热切期望。接着,诗人又产生了第二个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君山被除了,无限的洞庭水都变成美酒,可以尽情地畅饮一番,让人们陶醉在这美好的洞庭秋景里,以消除心头积压已久的愁闷。全诗艺术想象奇特新颖,表面看来是抒发醉后的逸兴豪情,而泄发怀才不遇的激愤和抒写壮志难酬的“万古愁”,才真正是本诗的深层意蕴。诗人发抒愤懑从心底流出,语言自然,不假雕琢,景物即目所见,不假安排,因而“格高气畅”,自是本诗的艺术特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